前段时间,一场罕见的强风暴如脱缰野马般席卷而来。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正面交锋中,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应急指挥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数字化监测系统宛如不知疲倦的卫士,依托海量传感器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精准分析,在故障萌芽之初便发出预警,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当故障不幸发生,多个数字化平台随即化身高效抢修的“智囊”。它们快速整合电网拓扑结
电力大数据凭借覆盖广、价值密度高和精准分析优势,已成为驱动科学决策、加速业务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引擎。持续释放电力数据价值,以先进技术和电力数据创新应用为驱动,不断夯实公司数字化转型根基,新模式、新场景、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电网和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打造数据引擎,赋能电网发展。联合推出本期封面策划“数擎”,对11个专业部门和15家基层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全方位展现冀北公司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创新线损管理模式,推动线损管理从传统人工分析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变,助力电网降损增效,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发展部结合冀北地区电网特点,创新应用数字化线损管理平台。该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线损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分析和精准定位
随着国有资产考核、国有企业改革、电价监管的日趋深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重塑管理范式,为实现多元目标动态平衡提供了有效路径。 冀北公司财务部秉承“大数据理念、开放式模型、多场景预测”理念,融合“PDCA”循环管理工具,按照“数据驱动一科学预测一动态监控一智能分析一策略闭环”路径有序推进全景式智慧预算管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预算管理的“数字神经中枢”,助力预算策略平台化、结构化
随着电网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场作业安全管控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高峰时段作业近千项,现场作业安全压力始终处于高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开展承载力分析,科学评估各级单位“极限”承载力并加以严格管控,成为保障现场作业安全的关键举措。 冀北公司安监部按照“一下一上”的工作思路,搭建承载力管控智能评估平台,该平台包含承载力管控模块、承载力趋势分析模块、承载力指标分析模块,通过对作
据统计,现有生产服务用车5000余辆,因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基层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用车规范管理问题。为此,该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服务用车监控管理体系,针对未带工单出行、超速、未按时归队等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分析,加强各类生产服务用车安全运行、合规管理管控,全面提升生产服务用车运管水平。 冀北公司以统一车辆管理平台2.0行车数据为基础,构建车辆合规出行预警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我国以户用光伏为主体的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分布式光伏呈现“装机规模高速发展”、“低压并网比重提升”的特点。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广泛接入,其带来的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系统解决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低和新型源荷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托怀来示范工程构建适应”新三样”高比例接入的农村配电网未来运行形态,通过具体构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灵活资源优化控制、有源配网故障防御、现代配网数字赋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聚焦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数据与业务融合创新,持续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实现数据价值创造。结合业务痛点,营销部构建典型客群分析、策略设计,通过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深入嵌入业务实施应用,实现客户画像与业务深度融合。 根据用户类型、交费习惯、催费难易程度等特征,创建不催不停、只催不停(低频)、只催不停(高频)、即催缓停(高频)、催后立停、即催即停(低频)、即催即停(高
“平台评估未来7日唐山西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的安全状态值超1.32,为高风险工程,确定为下一周重点关注工程。”3月11日,国网冀北经研院基建安全质量管控中心的数智化平台大屏上的工程安全状态评估、风险预警等模块正在实时分析施工现场数据,八名值班人员目不转睛地町着大屏,全面监控基建作业情况,重点关注“三跨”(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带电线路)、临近带电、拆旧等高风险作业。 近年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
在“双碳”目标下,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工作部署,率先建立本地化电力设备碳足迹核算背景因子数据库及智能核算场景,助力电网绿色发展。 冀北公司物资部与冀北电科院协同围绕“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创新性地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碳足迹管理领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碳足迹智能核算体系,实现了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碳足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审计项目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构建以“数字化为路径、平台为载体、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新格局,进一步赋能审计工作转型。 冀北公司审计部持续夯实数字化审计基础、完善标准化审计数据体系,推进新一代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应用,以解决当前审计工作转型中存在数据获取难度大、数据应用困难多、审计覆盖广度与深度不足、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工作线上管理不深入等问题,
职工食堂作为公司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管理好职工食堂既是落实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消防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公司党委关心关爱职工,用心用情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对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后勤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挖自身潜力,建设绿智食堂。其以物联网、云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并通过深化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人脸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配电网的有源化特征日益显现,大量负荷侧调控资源、分布式电源等新要素接入,使主网与配网的耦合日益紧密。依托现有调控云平台,构建主配网数据多源融合分析体系,推动主配一体化调度运行能力提升。 冀北公司调控中心深化主配网数据融合,构建拓扑贯通、图形调阅、事故研判三大核心功能,增强调度机构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精准管控能力,助力主配网高效协同。 主配网协同平台调阅开关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进程的推进,冀北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交易品种不断创新,正在推进的省内现货市场建设,更将使市场运营工作量和复杂度大幅上升。交易机构必须更好发挥交易平台技术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 冀北交易公司基于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采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业务堵点难点,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和交易中心员工工作质效,为市场健康规范运行注入动能。 交易公司
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趋势总体分析 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充分发挥大数据服务能力,围绕数字赋能地区分布式光伏智慧发展,打造“光伏发电接入趋势分析”应用场景,开展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和开放容量测算,助力分希式光伏有序接入唐山电网,为唐山区域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智能服务和技术支撑。 开展问题调研明确专业需求 “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后,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并网功率,
今年1月份,张家口崇礼区雪如意滑雪场提交了业扩报装申请,崇礼区太子城供电所充分应用“电网一张图”,开展智能辅助供电方案编制,自动定位用电地址,设置查询半径自动获取周边电网资源,形成供电距离、可开放容量等多维度的电源优选方案,加入接线简图辅助编辑工具,一键生成供电方案。 这是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四个智慧”大数据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为提高电网保障水平,该公司充分发挥电网一张图、数据中台等数据底座的智
秦皇岛公司员工开展上门服务,帮助用户排查用电隐患,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图/史文全 近年来,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已成秦皇岛地区新质生产力产业主赛道。为精准服务秦皇岛新质生产力培育,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秉承“‘新’中有数,乘数而上”的核心理念,积极开展电力数据分析,构建“新质港城”系列场景,助力推进秦皇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现代产业新城建设。 开展电力数据分析, 助力政府决
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供电所建设的浪潮中,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勇立潮头,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聚焦管理效能提升和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充分发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锚定“数字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总体目标,创新构建供电所“七个零”指标体系,通过数智技术实现线上质效评估,为供电所末端管理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数据支撑打造“七个零”看板 承德公司聚焦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深度融合营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1年来,电力大数据正成为观察区域协同发展的“晴雨表”与“加速器”。基于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立足电量视角,开展“电力看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大数据分析,全方位刻画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11周年成效“画像”。 梳理指标体系观览区域协同发展全景 廊坊公司全面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涉及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重要领导讲话内容,分类构建11周年协同发展重点
2024年10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从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能、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六个方面系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 电力大数据以其精准性、实时性特点,成为透视经济脉动的“晴雨表”。2025年2月下旬,充
在国家不断提升电能质量管理要求和用户“用好电”的现实需求下,通过夯实电能质量基础数据管理强化电能质量数据分析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能质量关键环节管控能力。 电科院聚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质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以“夯实数据管理基础、强化数据分析水平、提升数字管控能力”为主线,打造新型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深度应用“电网一张图”建设成果,研发电能质量数据全景分析和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线上管控模块,实现电
随着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课题。如何在确保工程高效推进的同时,实现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管,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工程管理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打造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实现环水保业务督查“数智化”发展,为输变电工程绿色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生态监管构建智能监测体系 长期以来,输变电工程的
能源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界面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深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运营重点工作任务,在的指导下,汇聚数据资源,提供产品构建全过程支撑,依托能源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开展产品成果统一纳管,助力能源数据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长。 推动数据按需接入奠定数据应用基础 信通公司依托数据中台汇聚内部、外部数据,完成接入、加工整合,在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发布目录,为用户构建数据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数据接入
在国家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省政府出台支持区域数据中心加速发展一系列举措的大背景下,持续深化数字应用建设,以电力视角深入剖析冀北地区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构建数据中心运行态势监测分析智慧场景,支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供电管理科学决策,助力省政府进一步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可持续发展。 明确需求导向构建智慧监测体系 “过去的监测手段就像用算盘统计高铁时速,节奏总慢半拍,难以快
创新构建数字化指标管控体系,以数据驱动实现基层业务赋能升级,该公司通过打造省市县三级指标管控体系,让物资关键业绩指标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穿透式管控,成为国家电网系统内率先将指标管控下沉至区县公司的单位。 穿透式指标管控新模式发挥指标引领作用 一体化穿透式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指标管理的层级壁垒,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新型管控模式。 物资公司秉承“指标模型因子化、监控界面定制化、工作
智慧风场监控平台 2025年1月1日,依托智慧风场建设成果,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张尚50MW风电项目发电量突破4.5亿度,为的风电运营插上了“智慧 + 数字”的翅膀。在风光储输公司“两基地两平台”(原创技术策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中试基地、智慧能源数创平台、技术创新网络生态平台)全新的角色定位下,描绘出一幅先立后破、一体登高的新篇章,为争创“两个标杆”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不断努力探索,风光
2024年,依托配网计算推演技术平台在迎峰度夏期间开展配网关键运行指标监测分析,成功识别配变重过载、过电压、低电压及反向重过载,指导并协助冀北五地市公司迅速发现并解决重过载、过电压等风险隐患,以数智化手段实现冀北全域配网运行监测,助力供电可靠率由 9 9 . 8 4 9 % 提升至 9 9 . 9 0 6 % ,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 9 . 8 8 2 % 提升至 9 9 . 9 1 5 % ,为迎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以下简称“清洁能源汽车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在冀北地区充换电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 紧跟发展步伐加速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我国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代显著加快。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国家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节能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潜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纵深推进人才培养,为青年人才“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创新队伍,让青年的创新实践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 本期封面专题“希冀‘新’青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夕,通过讲述基层单位青年职工和青年团队积极投身科
“电源插件运行灯显示正常,各项运行参数符合标准,插件修复成功。”4月17日,二次运检中心青年员工陈雷雨和同事在创新工作室内成功修复故障二次设备电源插件,将运维成本由原来的1万元降低至100元。 1990年出生的陈雷雨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自2017年入职以来,他面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时常耐心钻研、建言献策,很快加入了唐山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2022年3月份的一次检修工作中,陈
“青年人身上有闯劲有韧劲,在这次自主研发全自动联调实验仪的过程中,他们身上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4月1日,在全自动联调实验仪试验成功一个月后,国网首席专家赵丽萍对配电自动化团队在科技创新上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大加赞赏。 作为张家口公司配电自动化团队的“导师”,赵丽萍既是团队自主创新的推动者,也是他们从缺少自信向自主研发蜕变的见证者。 2024年初秋,张家口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灯火通明。赵丽萍
4月10日,在35千伏董庄变电站上级电源不停电检修作业现场,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员工左加伟在3台中压移动电源车进行互联并机二次并网作业现场值守,查看中压移动电源车发电状态,记录发电车燃油位、负荷等数据,确保35千伏线路的完全不停电检修期间,发电机组运行正常。 35千伏董庄变电站为单电源变电站,若采用传统作业方式开展上级电源检修,将影响66户中压用户、3399户低压用户正常用电。即便使用传统的中压移动
“要将客户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4月10日,服务指挥班班长在该中心“服务质效再提升”主题分享活动上介绍了自己多年从事供电服务的工作体会。 工作12年来,陈璐从一线窗口服务岗位走到了供电服务指挥岗位。虽然身份有了变化,但她对待客户的态度始终没变。作为营销服务专业的老兵、青年骨干,陈璐不仅具备了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能从客户角度出发,协同开发主动抢修系统,将客户用电过程中的难点、
在国网廊坊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4月21日凌晨两点,求实创新小组的四位年轻职工聚精会神忙碌,好像四束青春的光芒在闪烁一董伟男的手指在键盘上跃动如飞,RPA机器人正在海量工单录音中捕捉关键信息;黄世楼的镜片反射着密密麻麻的红色错标,郭广致手中的质检报告被荧光笔标注得如同抽象画作,季国文则在屏幕前反复调试语音识别接口。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攻坚小组,正以数字技术为笔,重绘供电服务的质量蓝图。
4月12日凌晨,冀北地区正在经历大风极端天气。此时,内灯火通明,电力气象团队紧町着大屏幕,利用自主研发的电力气象保障服务平台持续推送最新风力预测到一线,一场与极端天气的“硬仗”就此拉开帷幕。 早在预警三天前,电科院与河北气象局启动联合会商,依托电力气象保障服务平台精准锁定风险区域。平台将气象数据细化至每一基杆塔,生成大风、降水、覆冰和山火风险等预报图,并针对锡林郭勒盟、张承坝上等降雪高风险区发出
施工人员通过研制的工具进行变电站电气设备铭牌统计。图/张天宇 “现有的远程图像采集已经取得了切实的应用效果,我们下一步可以拓宽应用领域,逆向思维,将管道潜望镜远程图像采集与绝缘杆原理结合,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铭牌统计效率的同时可以规避登高作业风险.”4月15日,在北京刘铁城创新工作室里,“变电工匠”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们讨论着铭牌统计工具的优化应用方案。 “铭牌就相当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身份证”
在能源清洁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张北柔直工程以创造十二项世界第一的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为北京输送绿色电能。在这里,以李金卜为代表的柔直“新”青年,用创新与智慧破解技术难题,以匠心与担当守护大国重器。他们不仅是技术革新的践行者,更是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领跑者。 建设换流站的“智慧之眼” 张北柔直电网工程中都换流站阀厅内,无人机旋翼高速旋转,缓缓升空,它正在完成着对阀厅内设备的全面巡视。这是
邵博文全神贯注进行电力光明大模型省侧部署。图/张翼 4月10深夜,人工智能研发现场散热风扇嗡嗡作响,邵博文鼻尖几乎触到发烫的屏幕,随着最后一行代码敲入系统,电脑屏幕上跃出绿色提示:“工单JB01346质检完成,耗时8秒。”由光明电力大模型驱动的供服指工单质检智能体首次完整跑通了全流程。这位27岁的青年工程师未曾料到,这次AI技术创新应用不仅加速了原有供电服务的工作节奏,更是点燃了冀北电网的AI革
4月21日,在的实验室中,仪器的指示灯闪烁不停,各类设备发出嗡嗡的低鸣声,作为国际标准团队中年轻的技术骨干季文文,她坐在堆满资料的桌前,眉头紧锁,死死町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 由于供用电工况呈现大波动性、强随机性和快时变性,传统的基于工频稳态计量模型的电能表可能出现计量不准确的情况。在此背景下,2023年12月31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申报的国际标准提案“复杂动态条件下静止式有功电能表动
4月21日,夜幕降临,强翼楼106创新工作室的灯光依旧通明,橙汁QC小组的成员们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会议室投屏上闪烁着复杂的数据模型,会议桌上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组成员武子恒目不转晴地注视着屏幕上的仿真界面,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神情专注而坚定。这是他们为研制智能变电站运维仿真培训系统连续加班的第20个夜晚。 国际QC发布现场。图/杨轶男 “橙汁”是英文“change”的中文音译,代
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资金管理团队,以创新为帆,以坚韧作桨,在智慧资金管理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6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七届青创赛现场气氛热烈,资金管理团队的王堃和李昊,带着团队精心打造的智慧资金应用系统创新成果,站在展示台前,面对台下一众评委专家,他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期待,他们准备详细介绍这一凝聚无数心血的成果,希望借此机会,让智慧资金应用
全翠芝(左一)在ICQCC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国际选拔赛上展示风采。图/薛博元 558项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ICQCC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国际发表赛,实现了智能配网中心在该领域国际赛事的“零突破”。 时光追溯到2020年。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不仅为电力行业创新拓展了新赛道,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时年9月,秦皇岛市发改委与智能配网中心接洽,委托研发秦皇岛
高质量完成‘ 电子结算流程改造,首次实现公司全口径集中支付比率 1 0 0 % ;综合偏差率控制在 0 . 5 % r λ 内,持续位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前三位;创收节支经验做法连续三年入选提质增效案例集;团队获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青创赛银奖…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国网冀北综合服务中心“红·专”工程六大专业微品牌之一——“ (204资金“财赋”工程的坚强支撑和资金集约中心队伍的尽职担当。
工程内涵 资金集约中心围绕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和资金效益价值创造,结合“红·专”工程建设总体要求,提出“财赋”专业工程建设目标,聚焦效益效率提高,深化数字赋能力度,加快推进一流省级资金集约中心建设。打造以支部为单位的“理论型学习组织”和专家人才领航的“业务型学习组织”,向上深化柔性支撑,向下纵深基层实践;围绕收入、支出、运营三条主线,对内强化资金盘活运作、挖掘资金使用潜力、开展资金安全监控,对外拓展
微光如炬 文|桂宝利 黑夜漫过山脊 那些陌生的脸庞 一句承诺银线在风中颤动 走过荒野的身影 汇聚成光像一根根绷紧的琴弦 风雪掩埋的脚印 用双手点亮方家灯火弹奏着光的旋律 模糊在夜色中 把温暖送进每一扇窗铁塔是沉默的巨人 黎明未现 微光如炬用钢铁的骨骼 但光已醒 照亮了撑起一片璀璨的星河 在每一根银线里流淌成河 每一个平凡的梦■每一盏灯都是未眠的眼睛 四月的村庄 文|王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