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评论家协会文学评论专委会副主任。曾获第七届、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奖。在《文学评论》《文史哲》《兰州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鲁迅研究月刊》《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等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三部。 对于抗战文学来说,就我个人的理解,是建立在一种身临其境的书写,一种彻头彻尾的半殖民体验书写,比如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假使
90后,现居成都。文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诗人、青年学者。在《诗刊》《星星》《草堂》《当代文坛》《诗探索》等刊发表诗作与文章。 1941年深秋,八路军依托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击退了日军企图摧毁黄崖洞兵工厂(当时华北敌后最大的军工基地)的进攻,并取得了敌我伤亡六比一的辉煌战绩。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后的今天,诗人们沿着太行峡谷,深入无数英雄浴血奋战的战场遗址,抚摸着历
胡弦 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江苏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著有诗集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现居。 茱萸 生于1987年,江西赣州人。诗人,批评家,哲学博士。现任文学院副教授。出版诗集、文论、编著、传记文学、古籍译注等若干种,曾获紫金山文学奖等奖项。 访谈人:茱萸被访谈人:胡弦 茱萸:胡弦老师好,近几年我们碰面机会很多,但坐下来正儿八经聊自己的写作的情况并
巴勃罗·聂鲁达(PabloNeruda,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诗人、外交官、政治活动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拉丁美洲诗人之一”,以其汪洋恣肆的激情、丰沛的意象、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以及鲜明的左翼立场闻名于世。其创作生涯横跨半个世纪,出版诗集主要包括:《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1924)、《大地上的居所》(1933,19
河北丰润人,诗人、批评家、传记作家,曾任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现任《诗刊》副主编、编审,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雷平阳词典》《笠翁对韵》等诗学专著,此外出版译注、诗集、散文集、批评集、随笔集等三十余部。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六届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长篇论文奖、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等奖项。 陆岸的诗集《踏入同一条河流》(长江文艺出版社
男,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诗刊》《中国艺术报》《星星》《诗选刊》《中国铁路文艺》《边疆文学》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各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 2023年6月,的诗集《庭院的鸟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分为“白云山诗篇”“庭院的鸟群”“俗世与孤灯”“道法自然”四辑,收录一百五十余首诗作。前两辑主要是对自然之物的书写,后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一书中认为,“在共鸣中,我们听见诗;在回响中,我们言说诗”。在巴什拉看来,“共鸣散布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共鸣并不只发生于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在以作家为主体的创作论中,共鸣也可发生于作者与其他所见的事物之间。在通常的阅读中,共鸣是阅读者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的共鸣,这种情感通常是沟通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生活在上海的诗人崖丽娟从生活的共鸣与回响中抓住属于自己
地黄 本名黄恩鹏 ,中国作协会员,现居。曾就职于某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诗歌、散文、小说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青年文学》等刊,出版散文诗集《过故人庄》《时间的河》,散文诗诗著《发现文本——散文诗艺术审美》,长篇散文《边地笔记》《到一朵云上找一座山》《撒尼秘境》《阳光陪伴成长》,长篇小说《桑珠孜的美术课》等。 的散文诗集《骨头与岩石》中收录的作品积攒了近十年,2025年1月由国文出
江汀 诗人,现为编辑。著有诗集《来自邻人的光》《北京和灰尘》,散文集《二十个站台》。 今年夏天,楼顶的葡萄 结出了深色的果实。 颗颗小巧,结实,圆整。 饱满到不能承受,就纷纷裂开。 像此时的生活。摘下葡萄, 来榨鲜美的果汁吧。 挑选葡萄是不可取巧的事, 只能靠笨办法:在水槽前躬身, 町着这串珠,摘取完美, 和近乎完整。 在不断选取中,目的渐渐隐去。 是由于生长,你才认出了
韩熠伟 刘慈欣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为编辑。文学作品见于《北京文学》《儿童文学》《黄河》《名作欣赏》等刊。 春风敲了一下窗子 广告上的种子就醒了 农药和化肥也纷纷起身 谷雨到来之前 稻草人一直仁立着 泪水干瘪 山桃花漫山遍野地挽留 一些炊烟去了远方 那群多余的玉米 以另一种方式默默表述 ——原载《娘子关》2024年第5期 的这首诗歌,从题目《春天总有她的愧疚和不安》来说,其拟人
冉仲景 土家族,重庆酉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早就听人介绍过,如若到后溪,必做三件事,否则后悔一生。这三件事是:吃后溪豆腐酉水鱼,看土家原始摆手舞,览长潭酉水河风光。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酉阳人,竟然到了今天才得偿所愿,去了一趟排名重庆十大古镇之九的后溪镇(重庆十大古镇,酉阳县占三,另二者为排名首位与次席的龚滩和龙潭)。 后溪镇坐落在酉水河边,今天,她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迷离动人。她没有刻意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抗日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无比厚重的抗战诗歌。关于抗战诗歌的研究,较多的学者关注的是九一八事变后涌现出的朗诵诗、街头诗,以及七七事变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出现的大量
诗人、翻译家。祖籍浙江,生于江苏,出版诗集《滚石有苔》《巨蟒紧抱街衢》,学术专著《照亮自身的深渊—北塔诗学文选》和译著《八堂课》等,有作品被译成十多种外文。现居。 2025年6月15日,著名诗人女士发来微信,告知我们都十分尊敬的诗坛大师郑愁予先生于美国时间6月13日辞世。虽然郑老已九旬高龄,但我还是心头一惊,中断了正在写作的考辨文章,回忆起我们初识及同游西藏时的点滴。 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
原名李立丛。当代诗人、编审。著有诗集《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的诗》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江河记》《俗生记》《艺术笔记》,评论集《谈诗录》《好诗记》等多部。诗集《抒情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尘世记》获塞尔维亚国际诗歌金钥匙奖。 说到“如何写好一首诗”这个话题,我就想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写诗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对人、对世界的感知。”诗友问我,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小?我说不要只看前半句,
诗人,评论家,四川蓬溪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出版诗集《车行途中》、评论集《天下好诗:新诗一百首赏析》等多部著作。 《悲伤》是我第一首被人记住的作品,算得上我早期的一首好诗。虽然它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也不如《孤独》长期以各种形式被广泛传播,但它的确是目前为止我的诗歌中最受读者尤其是评论者好评的一首,也因此是被发表和收录选本最多次的一首。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