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品——陈树东、丁一林创作的油画《星火》。供图/卫肖虹 2022年“七一”前夕,上海的天空湛蓝澄净。 我牵着女儿的手,站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外的石库门前。微风轻拂,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闪耀。 走进展厅,我们的脚步不由放得很轻,怕惊扰了墙上那些凝视的目光。 昏黄的灯光将桌椅映照得斑驳,更具岁月沧桑——那是当年代表们开会时用过的。桌上整齐摆放着笔墨与文件,仿佛代表们刚刚起身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到圣地延安的巍巍丰碑;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太行山的浴血奋战;从长征路上的铁流千里,到三大战役的决胜时刻……每一寸红色热土,都镌刻着先烈的足迹;每一处革命遗址,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国庆又中秋,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
历史的选择,让巍巍五百里井冈,成为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红色圣地。 2019年,我在某军校政治学院进行任职培训。10月,学院组织全体学员到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现地教学。 一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拾级而上,脚步沉重。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有一座“母亲”铜像,象征着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 2000年8月,我转业到重庆,在金融行业从事党务工作。 一次,我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调研,得知县里流传着“红三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 退役前,我在成都军区某部红军师服役。听到“红三军”这几个字,我心头猛地一热,仿佛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天然的共鸣。 我和当地一位老人聊了起来,他建议我去数十公里外的黄家坝看一看,因为那里有一条“红军街”。 老人口中的黄家坝,就是现在的黄家镇,当地人说
四渡赤水纪念馆外景。摄影/刘军 赤水河因工农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而闻名。红军在赤水河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气壮山河的诗篇,留下了浓墨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 2025年“五一”假期,我带着家人沿着赤水河自驾游。 一 国道绵延,山道弯弯。汽车飞驰在黔北山区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旁滔滔的赤水河相伴,从沿途路边民居墙上的一幅幅贵州红军长征故事的宣传画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浓浓气息。 一路上,见识了
一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在这里……”说到延安,我就想起曾经看过的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 为什么说延安是“母亲”呢?直到2024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们姐妹俩去了延安旅行,我才知道,“母亲”延安当之无愧。从1937年到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圣地。 我们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
2021年7月,我的长篇小说《热血年代》在某刊物上发表。这部以杨靖宇将军为主角的小说,就是我在对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次次寻访中,逐渐孕育成形的。 记得第一次来到陵园,杨靖宇将军的雕像便以一种无声的力量攫住了我。将军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像是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将军身着破旧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带领着战士们穿梭在林海雪原…… 走进纪念馆,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仿佛听见
9月的一个周末,我和妻子、女儿、女婿和外孙,参观了山西临汾西郊姑射山脚下的刘村“八路军学兵大队旧址”。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创办八路军学兵大队,以培养抗日骨干力量。该机构存在3个月,通过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输送青年到抗战前线,成为抗战初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现为红色教育基地。 我们全家都偏爱红色旅游,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有着30年的军旅经历,妻子和女儿在军营
姥爷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从小,姥爷就给我讲他在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的经历——如何在炮火中匍匐前行,如何在夜色里照看伤员…… 2025年暑假,我一路向北,又折向西——循着姥爷的脚印,重温那段充满硝烟与热血的历史。 当我抵达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登上101高地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说是高地,海拔仅仅101米,却是黑山阻击战的制高点。 纪念碑在蓝天下巍然肃立,路旁橙、黄
一 初秋时节,我在家人陪同下,从河南尉氏到江苏徐州,坐轮椅进入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纪念馆内,肃穆凝重,实物和视频解说,声像合一,图文并茂,真实还原了那场震撼世界的大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完胜而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主力55.5万人。 在这里,我凝视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用心阅读着泛黄的档案,探寻着人民解放军在淮
芜湖市渡江第一船纪念馆部分展厅。供图/陈玮 一 今年8月,我们一家三口回了一趟安徽芜湖老家。其间,我们参观了芜湖市渡江第一船纪念馆。 纪念馆共设5个展厅,其中的长风破浪厅,我们停留的时间最长。通过墙壁上的动态地图,我们仿佛看到当年先头部队冒着炮火突破江防,后续梯队趁势推进的作战过程,耳边似乎总响起呐喊声。 那段故事,我是第一次“见到”,却不是第一次听到。 外公、外婆家就在长江边。从我记事
《营盘岭战役》雕像。摄影/陈萌 一 2022年夏,我曾带某采访小分队去兰州战役纪念馆做过一期专题,介绍西北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兰州战役。 “营盘岭是一个环形山,敌人在这里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为了打下这个阵地,我们牺牲了1235名同志。”解说员对战役中营盘岭战斗的讲解,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阵地,竟然牺牲了这么多同志的生命才被攻克?这个问题在我
2016年1月,北一江山岛山坡上的马尾松林。供图/司伟宽 一 2016年1月18日,是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胜利61周年的日子。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我所在旅为当年参战的陆军部队“传人”,我们18名官兵代表特意在这一天登岛拜谒,寻根铸魂。 踩着岛上粗糙的碎石路往前走,每一步都像在与61年前的勇士们对话。 冬日的一江山岛,南北两座小岛都裹着萧瑟:枯黄的野草贴在地面上,
一 8月初,我趁着休假之机,带家人进行了一次北疆之旅。 我们从新疆伊犁的那拉提草原驱车出发,沿独库公路前往乌鲁木齐。 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因横穿天山南北,又称天山公路。它北起“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天山南麓的丝绸之路重镇“龟兹古国”所在地库车市,全长561公里,有一半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处的铁力买提达坂海拔达3400米。 这几年,独库公路成了“网红”公
北京 举办“铭记 不朽的丰碑”英烈事迹宣讲活动 本刊讯 刘玉洁报道:9月28日,随着弦乐曲《我爱你中国》奏响,由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人事司)指导,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会同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铭记 不朽的丰碑”英烈事迹宣讲活动在北京工业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讲解员们饱含深情地向师生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北京市密云区白乙化烈士陵园讲解员肖明松,
鹰翔蓝天,彩练当空。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举行。图为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飞机进行表演。图、文/万全 雄狮劲舞,神采飞扬。10月2日,武警广西总队梧州支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喜迎新中国76周年华诞。图为舞狮表演活动场景。图、文/柯江涛 海上砺剑,专攻精练。近日,海军某基地舰艇编队赴某海域,开展多课目攻防演练。图为小艇出击。图、文/董建华 神兵降“魔”,英勇
① 10月2日,西部战区空军某旅举行“情定洮水之滨 爱在精鹰劲旅”集体婚礼。图为新人的航拍合影。摄影/赵耀 红妆与戎装相映,浪漫与忠诚相融。 国庆节前后,各部队为官兵举行了一场场集体婚礼——是终成眷属的甜蜜见证,亦是与国同庆的深情告白。 愿新人们永结同心,携手共赴家国美好! ② 10月8日,海军某旅举行“情定崂山 一生相伴”第三届集体婚礼。图为新人展示获颁的“军嫂证”。摄影/向多汉
宋妍嫱,汉族,云南沾益人,1990年4月出生,现为曲靖市麒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2021年7月,获评“全国最美拥军人物”;2022年5月,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5年5月,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025年9月,受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年9月3日,宋妍嫱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时留影。供图
2004年5月,潘正军与郭玲利合影。供图/潘正军 一 2002年初,我调到驻沿海某分部政治部任职。 不久,我参加分部的新闻会战,来到一所军队医院。就餐时,医院领导给我和女军官郭玲利牵了红线。第二年,我们就领取了结婚证。 结婚后,我们相距近100公里,乘车不到两个小时。不过我们很难相聚,赶上我出差,有时两三个月也见不到一面。 妻子所在的医院就在国道旁,有时我跟随工作组下基层路过,领导常和蔼
“书页作甲,初心为刃。” 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干部王姗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的这八个字,既是她的座右铭,又是她十几年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 2023年2月,王姗迎来人生中一次“特殊战役”——一边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一边是陆军工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的最后冲刺,她要在“两难”中夺取胜利。 深夜,台灯昏黄的光线映照着这对母女的身影。突然,女儿的一声啼哭打破了夜的寂静,王姗用手轻轻拍抚着孩子,眼
“老李,我们单位评上先进了!领导还夸我了呢!” “真棒啊,祝贺祝贺!” 不久前,我们街道办事处荣获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颁发的“政法宣传先进单位”,领导肯定我“功不可没”。我满怀喜悦,第一时间拨通了老李的电话。 十年光阴流转,从青涩相识到相濡以沫,“报喜”早已融进我和老李的生活,成为我们夫妻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是一名退役女兵,曾在海军某部服役。老李叫李俊弟,服役于某基地。 说起来,我和老
农历九月初七是韦荣雪的生日,每到这天,远在军营的李传柱就会给她送上祝福。 2024年生日那天,韦荣雪一大早就等待着李传柱的消息。虽说这一年3月他们有了女儿香香,但她依然期待着曾经二人世界时的这种浪漫。 早在一个月前,李传柱就发了“预告”,说给她准备了一个小惊喜,让她及时接听电话。 然而,韦荣雪等了一天,都没等到李传柱的消息。她一次次掏出手机,每次一有消息都赶紧查看。 下班回家后,韦荣雪再也
2019年5月1日,王婧楸突然接到爱人郭延庆的电话,“对不起婧楸,拍婚纱照要推迟了。” 王婧楸是山东济南某小学教师,郭延庆是武警某部干部。2018年6月,两人在领取结婚证时就定好,次年6月拍摄婚纱照。正当王婧楸充满期待时,郭延庆告诉她,自己被选中参加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过几天就要去阅兵训练基地了。 王婧楸觉得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高兴地说:“好好训练,别惦记家里。我等你。” 郭延庆走后一个月
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运输修理中队战士田孔的床头柜里,放着一个收纳箱。收纳箱里分放着护具箱、药品箱,箱子上都贴着便签,粉色的药箱上写着:“感冒药在左一格,胃药饭后吃,记得按时喝姜茶。” “箱子里装的,都是卓玛措的心意……”摩挲着箱子上的便签,田孔笑着说。 一 田孔和卓玛措的缘分,始于2023年9月。 那次,支队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卓玛措随社区团队来参观,田孔负责车辆装备展示区的讲解。 在
我,27岁,某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解放军驻A城某部文职人员。 林俊,29岁,大专毕业后入伍,解放军驻A城某部二级上士。 我们相识刚两年,却好像一起走过了很长时间。 一 2023年10月的一天,我考上军队文职人员后去单位报到。从单位大门到报到处,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带着坡度的林荫道。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举步维艰。 忽然,一辆带着拖斗的电动三轮车从我身边驶过,开过去一会儿,又掉头回
2025年7月,黄博擦拭黄继光雕像。摄影/王金豪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训练场上已经响起嘹亮的口号声。站在队列里,我的汗水顺着头皮往下淌。我抿着嘴,努力让每一个伞降动作保持标准。 中途休息时,大家席地而坐,一名战友用胳膊碰碰我,抹了把汗好奇地问:“黄博,俺听说……你家当兵的人特别多?是不是跟英雄黄继光有关系啊?” 周围的战友一听这话,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我点了点头,喉咙有点发紧。黄继光是
2024年9月,李江(右)与弟弟合影。供图/李江 一 弟弟比我小1岁,却比我早入伍3年。 我清楚地记得,送弟弟去部队那天,虽然我嘴上说着“你快走吧,这下总算没人跟我抢东西了”,可看他穿着崭新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离去的身影,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弟弟到部队一个月后,我收到他寄来的信,字迹虽歪歪扭扭的,却掩饰不住得意:“哥,我们新兵连第一次考核,我3000米跑了全连第三!” 弟弟第一次休假
父亲为我们这个家,已经操劳了大半生,关于他自己的事情,却从不主动言说,往事或许都藏在时间的褶皱里。 父亲年轻时,总想着去南方做点生意。他走过很多地方:在深圳干过买卖,在嘉兴谋过营生,在东北跑过生意,在西安摆过地摊……那些经历,他回来后都不再提。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你爸除了见过一点世面,什么也没落下。” 家里的自留地不多,所以农忙时没那么忙碌。到了麦收时节,父亲看到周边各家各户都忙到没时间做饭
“姐姐,军校生活跟部队真是不太一样,学习训练都要兼顾,我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还教新入伍的学员叠被子呢!” 9月的高原,气温逐渐降低。那天,跟随单位进行40公里负重行军回来后,我正看着脚上的水泡发呆,便接到了弟弟倪兆进的电话。 弟弟的一番话,让我思绪纷飞。 一 2018年,我在驻训地收到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隔7年,还是在驻训地,我得到弟弟的好消息:因在部队表现突出,2次荣立三等
一 “班长好。” “教员好,我叫曾梦霞,叫我小曾就行。” 6月初,为了感受基层部队特有的活力,不断强化服务保障部队的归宿感、光荣感,作为陆军某学院的一名军队文职教员,我积极响应号召,来到69225部队当兵锻炼,成为女兵二班的一名“新兵”,为期两个月。第一次见到班长曾梦霞,她就是这么自我介绍的。 之后,小曾迅速指定我的床铺,拿过我的前运袋,熟练地抖开被褥,清晰说明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和标准。我
2024年春,王冠军在现地教学现场参观。摄影/曹瑞文 一 2023年1月初,我接到电话通知:3天后到国防大学某学院报到。 电话里只告知我:担任学员队教导员。一向“自信”的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就算遇到问题请教老队干部就可以了。 谁知开学不久后,我就感到了压力:学员队里很多学员的军衔比我高、年龄比我大、任职经历比我丰富,不少学员还是单位的领导。 第一次带这样的学员,我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闲暇时,94岁的离休干部于霖降总喜欢拉小提琴,与91岁的老伴郑金枝合唱一首《我的祖国》。歌声里,有他们年轻时跨过鸭绿江的烽火记忆,也有两人七十多年来相濡以沫的浓浓真情。 一 于霖降1931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的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他在牡丹江军分区卫生学校学习,又到绥宁医学院进修后,进入牡丹江军区医院工作。 1950年10月,于霖降随部队赴朝作战,被分配到第十三兵站医院。这里紧邻前线,送
一 1942年冬天,日军在淮北地区疯狂地进行了33天大“扫荡”。我们新四军第4师后方医院,由于行动不便,上级决定让部分医护人员和重伤员组成寄留小组,化装到群众中落户。 当时,我16岁,是医院里的卫生员。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寄留小组分路出发了。 我和张芬带着几名重伤员,到了洪泽湖北岸。当地干部安排我们住在小滩子村,重伤员被安置在远不过三里、近不过一里的地方。村东北30里外是重新镇,镇里驻有一
徐州抗日英烈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柳新镇环镇西路上,展览面积达一千平方米,由如今已年逾七旬的农民王家金个人出资兴建,被网友誉为“一个人的纪念馆”。 一 王家金创建徐州抗日英烈纪念馆,和父亲王振山有关。 王振山是一名抗战老兵,王家金从小就听他讲述自己和战友的故事。其中,他提到最多的战友是史国顺。 1942年7月16日,史国顺在江苏省铜山县境内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后被安葬在柳新镇的奶奶
一 我16岁时离开北京,穿上军装。火车不断地向西向西,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又换上汽车向西,在茫茫戈壁上奔跑了6天以后,到达南疆重镇喀什。 这一次,汽车不是向地面上的哪个方向行驶了,而是向“天上”爬去。又经历了6天的颠簸,我作为藏北某部第一批女兵5个人当中的一员,到达了这块神秘的土地——阿里。 从北京来到阿里当兵,严酷的自然环境将我震撼。所有的日子都被严寒冻硬,绿色成为遥远而模糊的幻影。 吃
2025年建军节前夕,辽宁某消防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峰,将一车车的甘甜西瓜送到当地某营区的官兵手中。 望着官兵汗珠砸地、皮肤黝黑发亮的样子,徐峰动情地说:“你们守护万家平安,我们送上一片清凉!” 17年来,从“特勤第一兵”到优秀军创企业家,从省政协委员再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徐峰争做创业先锋,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 1992年12月,徐峰来到武警部队大连市消防支队,成为一名与水火打
尊敬的编辑老师: 无意间在《军嫂》杂志上看到你们的《信箱》栏目,给了我莫大的希望。平时不好向外人道的话,似乎也有了宣泄口。 我是一名现役军人,目前在北方A市。2014年底,我和爱人经人介绍认识,她活泼开朗,喜欢笑和表达,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我远离故乡,在驻地能遇见这样的女孩,算是幸运的。我们很快谈起了恋爱,尽管实际见面次数不多,但通过电话联系,算是彼此了解。接触中,我偶尔也能感受到她好胜心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