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微风伴着蝉鸣吹拂大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氛围的毕业季。从5月初到6月底、从全城到全国,一场场艺术展演与盛会,是毕业生们献给社会最热烈和最美好的青春答卷。在今年的毕业展中,“00后”们把各种材料、媒介“玩”出了花样,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勇于表达,用画笔、雕塑、影像展示个体感受,表达对社会和时代的认识,很多作品极具话题性,为观众带来感官与精神上的新鲜感与触动,引发网络热议。现在
七大展区、2971名毕业生、3000余件作品,6月的杭州,艺术气息弥漫全城。5月31日,“七十二变·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启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体育场被点亮成一座巨型装置艺术。在四面环绕的舞台上,这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开幕展演和时装秀,不仅是2971名毕业生的“成人礼”,更是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递交的艺术教育答卷。 对于此次毕业季,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表示:“1928年,蔡元培与林风眠以
艺术家简介 祁海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一级美术师。 本报讯 5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书画频道、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文史研究馆主办,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太行气象·祁海峰绘画作品展”在书画频道美术馆启幕。展览精选祁海峰的百幅丹青力作,邀观众穿行于太行雄浑与雪域澄明间,共赴一
祁海峰,1964年出生于河北武安。在太行山脚下成长的他,对巍峨太行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感绵延数十年而历久弥新。祁海峰把根深深扎在燕赵大地之上,用水墨这一中国绘画的传统形式,描绘出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太行风貌,形成了其刚健峭拔、雄浑崇高的审美品格。 如果将时间推回到40年前,那时刚刚因喜爱油画而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祁海峰或许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他会拿起毛笔,描绘出他心中一幅又一
艺术家简介 郭怡孮,1940年生,山东潍坊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著有《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郭味蕖技法研究》等著作和画册,录制“中国花鸟画创作研究”三十三集。 展览札记 5月25日至6月3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大型学术邀请展“花香深处——郭怡孮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璀璨坐标,其“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延安精神传承与艺术文创人才培
艺术家简介 郁钰(LIia Yu),游戏美术概念设计艺术家,1994年生于江苏南京,2017年4月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娱乐设计理学学士。2015年为科幻小说《三体》官方画集提供插画作品。2017年6月至2024年12月就职于美国暴雪娱乐,开发并完善《守望先锋2》环境制作流程。 2024年9月于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灵感之境:郁钰(Llia Yu)概念艺术作品展”,展出了概念设计艺术家
本报讯 5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在山东美术馆举行启动仪式。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山东省副省长温暖,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喻剑南为活动启幕。 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遴选出30个美术馆策划实施的精品展览纳入活动目录,集中在5月至11月在各地陆续展出。这些项目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文
本报讯 5月28日,全国美术馆馆长座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总结近年来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成果,部署“十五五”重点工作,推动美术馆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喻剑南,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出席座谈
本报讯 5月27日,“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展览分为永寿宫前殿“守正”与后殿“创新”两大板块,让观众得以在明清官式建筑彩画的宝库故宫之中,看中国古代彩画艺术的美学智慧和千年绵延。展览特别注重从平面到立体全方位展示作为空间装饰艺术的建筑彩画。“守正”板块共七个单元,精心遴选43件自隋朝至清代的中国官式建筑彩画代表性作品的临本和彩画小样等。“创新”板块
本报讯 5月24日至6月3日,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陕西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汉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汉中市博物馆、石门书法研究院承办的“问道石门——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分为“石门星凤,历世弥光”“楷模传承,耀质含章”两大板块,集中展示汉中市博物馆珍藏的石门十三品及珍稀拓片30余件,汇集李刚田、鲍贤伦、叶培贵、张红春等55位书法名
“北京意象·活力通州”大型美术创作活动在京启动 5月20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意象·活力通州”大型美术创作活动在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启动。启动仪式后,50名艺术家率先开启大运河采风之旅,他们将以此次采风为灵感源泉,创作出反映时代面貌的优秀作品。未来两个月,主办方将组织百余名画家分15组接续采风,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度挖掘通州区的历史文
本报讯 5月25日,“中国国家画院与陕西美术界学术交流座谈会”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刘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陈钰铭,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书法篆刻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谢小铨、版画所所长
本报讯 5月23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成都市美术馆承办的“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七人展”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继武汉、天津、郑州、昆山、宜兴、长沙等地巡展后,“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七人展”全国巡展的第十站。展览以《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核心理念,汇聚了卢禹舜、刘万鸣、于文江、范扬、姚大伍、李晓柱、方向七位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的9
本报讯 5月29日,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秘书长洛朗·珀蒂吉尔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的陪同下首次来到中国国家画院参观访问。 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的带领下,洛朗·珀蒂吉尔参观了中国国家画院的古典式园林,其中立有李可染、张仃等中国国家画院老一辈艺术家的雕像,留有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印记。刘万鸣为洛朗·珀蒂吉尔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画院的历史沿革与工作机制,并与其分享了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艺术的共通之处。
本报讯 5月30日,“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深圳特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展。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把西方绘画与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相结合,以卓越的创造力推动着中国画的当代转型,成为一座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 浙江是吴冠中的艺术萌发地,他把浙江称作其“艺术的第一故乡”。为回报母校和支持浙江美术事业发展,2
本报讯 5月23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笔底春风——汤文选画展”与观众见面。值此汤文选诞辰百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以“典藏活化”为理念,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汤文选的九幅作品,包括人物画的代表作《婆媳上冬学》。汤文选(1925—2009)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农民、工人的日常,将水墨的写意性与西画的造型观巧妙融合,使人物形象在真实、生动之余,又饱含时代的昂扬气质;其花鸟画作品既承续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
本报讯 5月24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刀锋刻史——李少言抗战版画展”在四川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刀锋刻史:李少言抗战版画艺术》新书发布会同时举行。 本次展览以中国新兴版画先驱李少言的抗战主题创作为核心,通过近百件珍贵原作、历史文献及影像资料等,全景展现艺术家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的革命艺术生涯,致敬那段波澜壮阔的民族抗争史。展览分为“抗日烽火”“沂蒙精神”“红色
本报讯 5月2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圣羊农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圣羊书画院承办的“翟欣健油画作品展暨新书见面会”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展出了翟欣健的代表性人物、风景油画作品数十幅。翟欣健1950年出生于天津,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翟欣健将严谨扎实的造型能力与追求经典的学院风格融入画面中,借助舞者的肢体语言,以抑扬顿挫的线条语言及绘画写实的手法,把具象的舞者和抽象的空间组
本报讯 5月30日,“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在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学术支持,中国油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中国油画》杂志社、贵州油画学会、黑龙江省油画学会协办。本次贵州站展览是该巡展的第三站,展出了田卫平2007年至2025年创作的100余件作品。田卫平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师承吴冠中、袁运甫、杜大
本报讯 6月6日,“只此丹青——刘海粟美术馆馆藏张复兴作品研究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以诗意水乡、大美山川、缤纷花野三重空间叙事,解构张复兴的艺术图谱。这三个看似割裂的篇章,在更深的维度上构成了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江南水纹的美学、西部山川的质地、花卉色域的混沌诗学,恰似三棱镜折射出的不同光谱,共同诠释着张复兴对水墨本体的哲学思考。他的实验从来不是简单的形式突围,而是在精神层面与传统对话
1848年,三位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生——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在机器轰鸣声中竖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面旗帜。他们以“拉斐尔前派”为代号,其核心主张直指艺术史转折点,预示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印象派的诞生。当泰晤士河畔工业革命的轰鸣催生维多利亚时代的机械美学时,伦敦以跨媒介实验重构了艺术的基因序列。随着具有全球影响的YBA(青年艺术家联盟)和特纳奖的崛起,英国已经成为全球当代艺术最重
法国画家马奈(Manet)于1878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咖啡馆》曾被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藏于不同的地点长达一个半世纪。如今,这两部分作品首次在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的展览“马奈遇见马奈”重新合二为一。 1874年,这位法国现代主义画家着手描绘巴黎一家咖啡馆的日常生活。然而,这幅画的整体构图未能达到预期。几经尝试后,马奈最终放弃了,将画布一分为二。尽管源自同一块画布,
16至17世纪的欧洲,自然历史学科尚处于诞生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贸易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自然学家能够接触和研究更多未知的动物,而“艺术”在自然史研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次展览共展出约75件有关昆虫鸟兽的绘画、版画和素描作品,以及来自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真实动物标本,帮助观众了解艺术家与自然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透过艺术家的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乔里斯·霍夫纳格、扬·范·凯塞尔及其他艺术家通过准
本次展览同时聚焦印象派画家雷诺阿与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共展出来自法国橘园美术馆及奥赛博物馆的 52 件涵盖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等题材的画作,旨在呈现二人的友谊,揭示艺术风格异同及对现代艺术的影响。雷诺阿(1841—1919)用色和谐、笔触细腻,是印象派关键人物;塞尚(1839—1906)构图严谨、具几何美感,为立体主义奠基。19 世纪 60 年代,雷诺阿和塞尚于巴黎结缘后,建立了深厚友谊,在风景、
拉娜·贝古姆(Rana Begum)是一位孟加拉裔英国艺术家,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她的作品涵盖雕塑、绘画和现场装置。她聚焦光线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探索光线的路径和变化,强调光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贝古姆的作品常使用工业材料,通过反射或吸收光线,创造出具有强烈感官体验的艺术效果。她的创作注重观众的参与和感受,作品会随着观众的移动而改变视觉效果,增强互动性。在空间表达方面,贝古姆融合了极简主义的元素,吸收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五代工笔花鸟画经典之作——《写生珍禽图》。这幅被视为画院“教科书”的绢本设色长卷,相传是黄筌为教导其次子黄居宝所作的习画范本,以精微笔触定格了宫廷苑囿中的自然生灵,更折射出五代画院的艺术标准与时代审美。 黄筌,五代西蜀人,字要叔。13岁师从刁光胤习花鸟,兼收滕昌祐的蝴蝶、李升的山水技法,17岁入西蜀内廷供奉,历经前蜀、后蜀,官至翰林图画院待诏,主管画院,开以画艺得官职的先河
《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 主编:汪悦进、段晓明、吕晨晨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正值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探讨与研究,马王堆的文物与文化得到了多元而深入的阐释,成为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史实验室汪悦进、吕晨晨团队和湖南博物院段晓明院长共同主编的《生命的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一书,对马王堆三座墓葬的总体设计理念、图像程序,棺椁、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