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经济转型与“退二进三”政策的推进,那些曾见证工业文明辉煌的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迎来了重生的契机。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记录着工业文明发展重要阶段的工业遗产,因空间大、适应性强等建筑特点,正通过创造性的改造,成为新的城市风景。而化身为充满艺术气息的展示空间无疑是最富诗意的转型路径,那些锈蚀钢铁与斑驳砖墙,正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完成着从生产空间到艺术殿堂的蜕变,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艺术秀带
7月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庄寿红教授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111会议室举办。 捐赠仪式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李苦禅先生之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捐赠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寿红分别致辞。庄寿红将《天堂版纳》等20件代表作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刘万鸣代表中国国家画院接受捐赠,
为提升“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参展作品质量与艺术水准,根据展览办公室统一部署,7月5日至8日,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原副院长曾来德带队,交流合作部主任张楠、副主任陶宏任副领队的专家组,先后赴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四地开展创作调研与指导工作,通过实地考察、作品观摩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各画院备战情况进行指导,为展览顺利举办奠定基础。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
本报讯 7月2日,“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会议室召开。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重庆画院书记、院长王发荣,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部书记沈兴,河北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之军,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毅,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成都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志权,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韩非,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洛阳画院负责人张建京,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广州画院副院长罗玉鑫,
本报讯 7月5日至6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组织创作资助项目“国之重器——新时代建设成就版画创作”系列采风活动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版画家在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的组织下在北京开展创作采风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沙永汇介绍,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计划组织数十位全国优秀版画家带领优秀青年艺术家共同完成一批反映新时代国防科技成果的主题性版画创作,以弘扬国防科技工业精
本报讯 6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的“丹青问道·山河共韵——2024中国国家画院方向导师工作室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了2024年中国国家画院方向导师工作室的13位学子的6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是都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真谛。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宣布展览开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
作者介绍 廖少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在《美术》《装饰》《美术观察》《人民日报》与《人大资料复印中心》等报刊发表及转载30余篇。出版著作三部,湖南大学出版(主编)大学教材《设计概论》并再版。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始于20世纪20年代,80
长久以来,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艺考生们仿佛被贴上了就业困难的标签,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然而,最近教育部公布的2025年新增专业信息,新增的八个艺术类专业皆为“艺术+科技”的组合,为艺术生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路径。 教育部此次对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绝非偶然,而是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有力体现。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专业调整的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在政策文件中,“战
本报讯 6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潘敏,农民画家代表曹秀文共同启动展览开幕装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
本报讯 7月2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画院主办的“回溯——广州画院暨青苗计划文献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回溯”为主题,以学术性和文献性为主线,通过优秀作品与历史文献的结合,梳理和总结其43年来的学术成果,系统呈现了广州画院学术传承的历史脉络。 本次展览汇聚了广州画院资深画家、在职画家、青苗画家的70余幅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科技进步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跃升的显著标志,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高度的关键驱动力。新时代的中国,从航天航空领域的C919大飞机,到深海探测中的“深海一号”平台、“奋斗者”号潜水器,再到5G通信工程、“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的迭代发展,不仅构建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催生了艺术创作的全新叙事场域。新时代科技事业的跃迁式发展,激发了美术家群体的创作热忱——他们以视觉符号
本报讯 7月5日,“丝绸之路——杨晓阳丝路四十年美术创作暨文献展(上海)”在海派艺术馆亮相,展览开幕式同期举行。此次展览是杨晓阳艺术生涯中沉淀40载的深情回眸,同时也推开了一扇领略丝路魅力、对话当代艺术血液的思考之窗。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表示,杨晓阳营造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新气象。此次展览展出的2025年新作《丝绸之路·人来人往》系列12幅作品,如同12座古碑立于馆
本报讯 为纪念华君武诞辰110周年,7月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国际联络部、机关服务中心主办的“华君武漫画艺术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展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朱虹子,《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华君武亲属华方方、张恂以及来自中国文联
本报讯 6月18日,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美术馆个展回乡座谈会”在济南南郊宾馆举办。何思清、张帅、孙磊、张望、张宜、张宝珠、沈光伟、杨枫、韦辛夷、梁文博、曾先国、杨晓刚、刘明波、安宁、于明诠、王经春、卢洪刚、宋丰光、张锦平、李兆虬、郭英培、刘宁、李恩成、姚榕华、李玉旺、韩斌、臧文涛、沈凤国以及李学明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
本报讯 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于2025年7月8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 肖峰1932年出生于江苏江都,1943年参加革命,从事文艺工作,1944年参加新安旅行团。1950年入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1953年被选派赴苏联留学,1960年归国至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1972年调上海画院油画雕塑院专职
【编者按】日前,“王艺×科美创研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师CMF(色彩、材料、表面工艺)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该中心旨在打造全球汽车CMF设计新高地,推动非遗工艺、传统美学与汽车CMF设计深度融合,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设计领域的话语权。王艺作为当代雕塑艺术家,近年来积极活跃于工业设计领域,致力于非遗工艺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推广,深受业界好评。本期《中国美术报》,特别邀请王艺分享其关于设计的思考。 中国美术
6月4日至7日,第十二届“设计上海”(以下简称“设计上海”2025)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本届展会通过四大展区、七大特别策划及三大论坛,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600余知名设计品牌,呈现出设计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设计上海”2025通过“家具与灯具设计”“厨卫与整装设计”“新材料与应用”“生活方式与配饰设计”四大核心展区,甄选设计精品,展示前沿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以多元的设计语言诠释当
近年来,伴随国潮风的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风潮也使得“锦灰堆”这一沉寂于历史潮流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国潮服饰设计到文创商品,锦灰堆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再度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锦灰堆,也称“八破图”“打翻字纸篓”等。从其字义理解,“锦”代表锦绣、繁华,“灰”代表灰烬、残破。未见其象,只问其名,也可以想象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特
2025年中国内地春季拍卖已接近尾声,各大拍卖行面对当前的市场低谷期都积极调整姿态,减量增质,寻求破局之道,也在本季春拍中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从整体成交额来看,最先举槌的中国嘉德以16亿元的总成交额领跑本季春拍,较去年秋拍增长23%,平均成交率达80%,诞生16件千万级拍品、214件百万级拍品。紧随其后的是中贸圣佳2025春季30周年庆典拍卖,其总成交额逾9亿元,同比增长25%,总成交率为76%
【编者按】版画作为一种与印刷技术同步发展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现代艺术语境中,随着数字技术与印刷技术的发展,版画与印刷品的界限变得模糊。因为版画的可复制性,公众常将其与普通印刷品相混淆,对版画的艺术、收藏和投资价值产生误解。也总有鱼目混珠者利用这一点,将没有艺术价值的喷绘印刷品伪造成艺术版画高价兜售,欺骗消费者。针对这一现象,本报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版画家代大权撰文阐
近日,纽约苏富比举行的设计艺术拍卖中,法国艺术家Lalanne的标志性作品《大犀牛Ⅱ》经过13分钟的激烈竞价后,连佣金以逾1642万美元(约1.18亿元人民币)易手,远超300万—500万美元的估价范围,成为市场上Lalanne第二高价的作品。这件能够变身成书桌的大犀牛铜雕创作于2003年,它延续了艺术家于1964年创作的巨型铜雕《犀牛I》的巧思,犀牛的躯体部分能够打开,内里可当成书桌或吧台使用,
在20世纪中国花鸟画领域,王雪涛的艺术之路与20世纪中国画革新发展的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堪称“融西润中”“古为今用”而达致“独出机杼”的典范,为中国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雪涛的画作散发着文人气、书卷气,更有着温良敦厚、平易近人的生活气息,他用生动准确的造型、潇洒灵动的笔墨、明丽活泼的赋色表现小写意花鸟最常见的题材,赋予寻常事物以超凡脱俗的灵趣,无论在画界还是在民间,
在洛阳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件小巧精美的青铜玩具静静陈列——它是1955年出土于洛阳西晋墓的三轮铜鸠车。这件文物因圆润体态与精巧设计,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千岁学步鸭”。其整体塑造成昂首翘尾的鸠鸟造型,细长喙部栩栩如生,双翼化作车轮,尾部下方增设小轮形成三角支撑,行驶时更显平稳;胸前环鼻可穿系牵引绳,孩童缓步牵拉时,尾端自然摩地如行走姿态,若加速拉扯,尾部则高高翘起,宛如振翅欲飞——这种“一器双态”的设
“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当盛夏的暑气蒸腾如沸,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时,一瓣红瓤黑籽的西瓜入口,那份水润与甜爽便足以抚平所有燥热。古往今来,这颗圆滚滚的“夏日圣品”不仅慰藉了凡人的味蕾,更走进了画家的笔墨间,在宣纸上凝结成永恒的清凉。 西瓜传入中原的历史可追溯至五代时期,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记载:“(胡峤)居契丹七年……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这颗来自西域的果实,凭借“下咽顿除烟
《望古遥集:中国书画论稿》 作者:任军伟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块:一是围绕卷轴书画而展开的书画史研究,笔者把焦点主要放在了明清书画家身上,解决的是古今画史演变中的历史意识问题;二是对美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尤其是对当代中国书画发展现状的关注,笔者的立足点是对画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关怀,文字里充溢着实际的理论指向和鲜活的人文温度。全书利用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