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烽火一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在石家庄开幕 6月9日,“胜利烽火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在石家庄市档案馆新馆开幕。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馆长(主任)左红江致辞并宣布开幕,河北省委副秘书长苏树增、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袁文彬、河北广播电视台编委会委员朱新及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出版传媒
编者按:当尘封的档案被赋予声音,当历史的笔触跃动于当下,2025年国际档案日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掀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河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紧扣时代脉搏,以档案为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从省会石家庄沉浸式的红色档案展览与青少年思政课堂,到各地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的档案编研与法治宣传;从展现燕赵儿女奋斗足迹的珍贵史料展示,到运用新技术让档案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创新实践
编者按:当抗战胜利迎来第八十个年头,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在神州大地回响。这场全民族用血肉筑就的伟大胜利,不仅粉碎了侵略者亡我中华的野心,更淬炼出气壮山河的抗战精神,成为融入民族血脉的精神密码。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本刊特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通过档案史料,回顾中华民族那段经受战火洗礼、从衰败走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怀揣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满腔热血投身抗日洪流。与此同时,党内鲜明的党性教育与严格的纪律建设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于革命力量的塑造。经过这样的锤炼与锻造,最终形成了一支忠诚于党、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的革命队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
1950年,我国颁布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确定了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思想,推动了人民群众关于婚恋观的巨大转变,开启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揭开了中国婚姻法治的新篇章。 一、《婚姻法》颁布前的新婚姻理念 《婚姻法》颁布之前,就开展了新婚姻思想的宣传。抗日战争时期,邯郸组织成立妇救会,广泛向群众宣传《普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内容包括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
编者按:为全景展示我省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图景,让更多人了解河北省传统村落的历史和现状,与联合推出《带着方志寻古村》系列微视频,以馆藏档案、方志为线索,在全省270多家古村古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古村古镇,深挖传统村落蕴含的农耕文化、商业文明和淳朴民风等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注入不竭精神动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上下求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他们在选择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信仰的同时,也邂逅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今天,让我们走进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从左权、查茂德两位烈士的家书中,品读铭心刻骨的生死绝恋,感悟革命先贤坚守信仰的气冲霄汉。 左权和刘志兰 一捧家书寄深情 1950年10月21日,河北省邯郸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移陵安葬仪式。中
邯郸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协同治理,构建局馆联动新机制 邯郸市档案局与档案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局馆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发力,在推动档案资源建设、质量管控、开放共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艺术档案正逐步成为人们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与历史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并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艺术档案的收集、管理与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大量珍贵艺术档案因技术滞后或管理不善而面临损毁或流失的风险;另一方面,公众对艺术档案的认知不足,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尚未得
暴雨、地震、台风、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涉及人员广、影响范围大。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档案资源建设,既可全面记录波澜壮阔的抗灾救灾过程,又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既是档案资源社会化的体现,也是档案机构服务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档案资源的价值阐释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真实记录 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过程中,不同主体有意无
做好重大活动和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既是档案部门服务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现阶段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总体目标的具体实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国家档案局《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印发实施,都对重大活动和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秦皇岛市重大活动和重特大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档案安全管理面临日益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本文在分析当前档案安全风险类别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风险类别精准施策,确定指标及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动态并且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档案管理部门有效识别、防范化解档案安全风险提供决策参考,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安全稳定运行。 一、数字化时代为档案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力量,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识别分析功能,在海量档案信息的处理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有效解决传统档案接收工作中效率低下、技术落后、抽检覆盖比例低等痛点,实现档案接收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是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档案接收前质检环节,实现质检效能跃升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档案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临清市作为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具有元代、明代运河的城市,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拥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孕育出众
音乐档案是音乐艺术创作、表演、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历史记录。相较于传统形态档案,音乐档案作为可以“聆听”的档案,具有跨越时空的情感穿透力、历史场景的还原性和叙事的沉浸感,能够突破文字符号的单向传递局限,在价值观传递和意识形态渗透中实现“声”人人心的效果。雨花英烈音乐档案根植于旧社会民生多艰的现实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镌刻着革命历史的集体记忆、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红色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构建国家记忆体系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红色档案管理仍面临军地分割、资源分散、利用低效等现实困境,亟需探索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石家庄市作为“开国第一城”,红色档案资源丰富,现存革命遗址400余处,涵盖军事单位的珍贵战时文献、地方机构的
民生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履行职责、参与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与民生相关且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像、声像等原始记录[1]。民生档案并非特指某一类具体、特定的档案,而是涉及民生各类档案的泛指,具有涉及领域广、类型丰富等特征。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是以各级综合档案馆、涉民办事机关及社区事务办理中心为服务主体,通过自上而下开展的区域内信息资源交互,共同向公众提供的远程查档及出证服务,是以用户为导向,信息技术
档案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档案的保管条件至关重要。档案库房是用于存放和保管档案的场所,库房软硬件建设必须满足预防灾害、消除隐患、保障档案实体安全的目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得以推广,在档案库房建设中也得到了深入应用,使得档案实体安全管控朝着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1。其中,库房安全管理系统是档案库房建设的热点内容,需要在库房建设方案中统筹考虑和安排。 一
2025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档案安全作为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既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更是支撑事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在社会全面迈入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当下,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其重要性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制度完善、技术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这种大背景下,档案实体安全这一基础性、传统性的安全问题,非但不能被忽
“阿姨,什么是档案呀?” 这是一个没有烈日的上午,晨风中带着丝丝凉爽。又是一年的“6·9”国际档案日,还是在那人来人往的凤凰路,我们一如既往热情地向群众做着档案宣传工作。 突然,一个小女孩扯了扯我的衣角,仰起稚嫩的小脸,眨巴着大眼睛问道:“阿姨,什么是档案呀?”她的身旁站着一位身着高中校服的小姑娘,两人手牵着手,想必是一对姐妹。姐姐正专注地浏览展板上的红色档案故事。 “档案啊!来,小姑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