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扎实抓好“三秋”农业生产,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夯实明年夏季粮油生产基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代表我省作经验交
2013年,安徽省砀山县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当地农户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砀山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农户依托当地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20年,砀山县合作社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全县共有1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惠及建档立卡农户7500户。通过合作社平台,砀山县共建立了60个产业扶贫基
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人员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从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支持、融资扶持、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探究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拓宽农业融资渠道、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运营等对策。 一、汝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
南阳市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劳动力输出大市,长期面临着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与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矛盾。国家连续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通过持续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南阳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培养“三农”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2020年以来,南阳市全面贯彻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各项工作要求,遵循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政策支持、跟踪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号召,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农业农村作为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和巨大的碳汇系统,其减排固碳效能直接影响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当前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进程仍面临效率瓶颈与制度障碍。基于此,对农业农村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的分析及多维度协同治理路径的系统论述,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与保障国家气候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消费国和出口国,年均产量约为2000万t,占全世界总量的 80% 以上。全国大蒜种植面积约66.7万 hm2 ,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21年,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是中国大蒜最大种植省份,种植面积共计50.7万 hm2 ,占全国大蒜种植总面积 76.01% 。其中,山东省年均种植面积21.3万 hm2 ,河南省年均种植面积18.7万 hm2 ,江苏省年均种植面积1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非常适合设施农业发展。利用大棚(包括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丝瓜,可以有效减少早春低温、晚秋霜冻以及夏季部分不利天气的影响,实现全年生产,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选择适宜良种,打好高产基础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丰产稳产、瓜条顺直、商品性佳的丝瓜品种。河南省推荐品种包括早春/越冬茬:绿胜1号、宝绿2号、早杂1号;春夏/秋延茬:万宝丝瓜、江蔬1号、夏绿
马铃薯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传统栽培方式受自然环境和技术限制,产量和品质有待提升。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可有效改善局部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马铃薯种植环境条件分析 (一)地理与气候特征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域广阔,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区属温带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又称工厂化育苗,它依托先进的育苗设施、机械设备和装配式种苗生产车间,将机械化精量播种系统、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应用于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该技术采用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为容器,使用草炭(椰糠)、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为基质,通过精量播种(1穴1粒)覆土、浇水,实现一次成苗。穴盘育苗运用智能化、工程化、机械化的育苗
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深受人们喜爱的地头野菜。但野生马齿苋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露地、保护地种植)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一、形态特征 马齿苋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长寿菜、五行菜、瓜子菜等。其根系发达,呈白色,全株光滑无毛。茎高 25~30cm ,圆柱形,通常为红褐色,平铺地面或斜向上生。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肥厚肉质,呈瓜子形,故又称瓜子菜,叶片长 1~2.5cm ,宽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别名青瓜、胡瓜,是居民“菜篮子”中最常见的果菜,其种植不仅能够丰富蔬菜市场的供应种类,还有利于创汇富农,促进乡村振兴。矮壮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长延缓剂,是一种可以延缓植物生长速度的赤霉素拮抗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营养生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进而促进植物生殖生长。随着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育苗成为种植中获得高产的关键环节
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优良油桃因其果实色泽艳丽、风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而备受市场青睐。然而,传统育苗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活率不稳定、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油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瓶颈。高效育苗技术不仅能够显著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苗木整齐度,还能确保品种纯正和健壮无病,为早果、丰产、优质栽培奠定坚实基础。 一、选择砧木 嫁接油桃的砧木有毛桃、李子树、山桃等。在
石榴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显著的医疗功效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多种疾病和虫害的困扰。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大多依赖化学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科学种植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豫西南地区石榴种植技术 (一)土壤要求 石榴种植要求土壤疏松且富含优质矿物质,pH为6.0~7.5 的中性土壤。在耕作之初,需对泥土进行翻
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站陈静遂平县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申振宇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苗保朝 一、播前准备 (一)育苗设施 1.育苗场地。夏季、秋季育苗选择有遮阳、防雨、防虫设施的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早春及冬季育苗选择具有增温、补光设施的日光温室。 2.移动苗床。温室苗床宜南北放置,高 75-80cm 宽 160~180cm ,长度不限。 3.喷水设备。连栋温室
早春拱棚茄子在蔬菜供应淡季可以有效解决农贸市场蔬菜供应种类不足的问题,以较高的价格占据市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种植户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前景广阔。 一、生物学特性 茄子根群主要分布在 30~35cm 的土层中,根系木质化较早,断根后的再生能力较差。茎半直立,具有“双权假轴分枝”习性,茎的颜色与植株品种、叶色、果实皮色存在一定相关性。茄子叶片宽而大,羽状深裂,单叶互生,叶
确山县位于桐柏山、伏牛山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花生作为确山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其春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确山县针对春季花生的种植技术不断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春播高产栽培模式。 一、土壤与品种选择 土壤和花生品种的选择是春播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pH为 6.0~6.8 ,有机质丰富,排水条件良好。沙壤
芹菜又名药芹,伞形科芹属草本植物,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可清热解毒、平肝降压、利尿消肿。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延长芹菜生育期,实现芹菜的冬季供应,使芹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日光温室形成的高温高湿小气候环境,易引发病虫害,加之冬季栽培管理难度大,管理不当会影响芹菜的品质和产量。 一、品种选择 越冬芹菜栽培应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强、耐低温、耐弱光的丰产优质品种。芹菜依据叶柄
西葫芦传统露地栽培易出现根系老化、植株早衰、产量低、上市集中等问题。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冬春茬栽培,不仅促使西葫芦提早上市,还延长了采收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但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葫芦栽培技术难度大,且易发生病害,对其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为此,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结合实践,从生物学特性、类型与品种、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设施西葫芦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 (一)
蒜和辣椒在生长周期、生长需求和生态环境方面有互补性,套种不仅能提升土地效益、增加作物的总产量,还能同时采收两种农产品,拓宽农户的盈利渠道、提高收益。 一、蒜椒套种技术 (一)地块选择 蒜椒套种应选择地形平缓、富含养分、结构疏松、便于灌溉且排水状况好的地块。土壤pH在 7.8~8.2 地块需未受污染,且过去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植物。土攘类型以沙质攘土或黏土为宜。 (二)品种选择 应选择辣味浓
萝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其炖食口感与芋头相似,而生食则具有梨般的清脆口感,可缓解消化不良。萝卜因具有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萝卜一年四季皆宜播种,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选择秋季栽种居多。萝卜喜肥,因此,合理施肥是确保增产提质的关键。 一、生产条件 萝卜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5~25∘C ,其地下根部在20∘C 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最为旺盛。多数白萝卜品种
为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在工作部署下,商水县于高标准农田的砂姜黑土地开展夏玉米种植试验,聚焦黑力旺、水触膜等新型肥料应用。此次试验旨在验证新型肥料在豫东夏玉米种植中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实际效果,探索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同时,筛选适配化肥减量化集成技术模式的优质肥料,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示范材料 试验于2024年6月,安排在商水县农业高效园区张庄镇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其产量与施肥量密切相关。传统化肥的长期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蔗产量,但也引发了土攘肥力衰退、土攘中有益微生物种群受损等问题。施用畜禽粪肥,既能避免上述弊端,又能推动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猪液态粪肥作为一种富含氮、磷、钾及有机质的速效肥料,具有替代部分化肥的潜力。基于此,该研究通过在甘蔗种植中应用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合理施肥是实现油菜优质丰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能为油菜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进行土壤养分检测 在种植油菜前,对土壤进行养分检测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水平,为制订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一)氮素检测 氮是油菜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检测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7万 hm2 以上,但单产水平仍受土壤肥力不足、化肥过量施用等因素制约。根瘤菌剂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能够通过与大豆根系共生形成根瘤,将大气中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形态,从而减少化学氮肥投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目前河南省大豆生产中根瘤菌剂的应用仍存在接种效果不稳定
洛阳市地处丘陵山区,全市耕地面积43.33万 hm2 (基本农田37.52万 hm2, ,其中旱地面积34万 hm2 水浇地面积9.33万 hm2 。洛阳市农业部门近年来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红薯、谷子等抗旱杂粮的种植面积,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信息高速化背景下,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有效、快捷的科技支撑手段。泌阳县结合河南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作为重要的监管工具有效利用起来,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求。 一、泌阳县基本情况 泌阳县属于浅山丘陵区,全县人口93万,其中乡村人口76万,总耕地面积10.5
中药黄精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公元220—450年)中,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药用部分主要为经过炮制后的根茎,常用于脾胃气虚、口干食少、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内热消渴等症状的治疗;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北方产黄精居多,且以鸡头黄精为主,中部多以多花黄精为主,西南片区则以滇黄精为主。目前,河南省黄精种植以鸡头黄精为主。 一、生物特性 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根壮肥厚,茎秆高45-85cm ,最高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其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均可入药,属于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解毒止痢的功效。金银花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其中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为金银花的主产区。河南省金银花种植面积超1万 hm2 ,年产值突破30亿元,核心产区主要集中于封丘县、淅川县等地。河南省作为金银花主产区之一,已有1500年的栽培历史,金银花种植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农
铁棍山药作为怀山药的主要品种,其性平味甘,归脾肺肾三经,具有补脾益胃、补肺生津、益肾强阴等功效,因其药食同源的特性及“细腻、粉足、面香”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铁棍山药在我国多个省份广泛种植,河南省焦作市作为最著名的道地产区,其品质、药效俱佳。其中河南省温县铁棍山药曾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证明商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三大国家级地标认证。随着铁棍山药的市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也随之
桔梗,别名僧帽花、铃铛花、包袱花等,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入药部位为桔梗的干燥根,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等功效。 桔梗在河南省境内均有种植。2004年10月21日,信阳市商城县所产的桔梗因其所特有的“龙头凤尾菊花心”优良品质特征,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商桔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4月26日,南阳市桐柏县所产的桔梗因其“根条肥大,色白、质坚,横切
一、选地整地 怀地黄不耐重茬,因此在选择地块上要求较高,同一地块种植地黄的时间间隔最少在8年以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在种植前60~90d ,对地块进行深翻 25~30cm ,使土壤疏松,结合深耕施入 266.67kg⋅hm-2 有机肥、 1kg⋅hm-2 磷酸二氢钾、 1.33kg⋅hm-2 碳铵作为基肥,以满足怀地黄生长的需求,同时结合深翻用 98% 恶霉灵可溶性粉剂
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小麦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河南省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6500万t以上,小麦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3500万t以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也存在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空间、资源约束日渐趋紧、自然灾害多发高发、种植效益相对较低等风险问题,迫切需要以实施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不仅是粮食生产大省,还是农资生产和销售大省。其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安全。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肥料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因此,深入分析河南省肥料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指导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肥料行业发展现状 (一)复合肥行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复合肥行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仅有河南省中
原阳县南临黄河,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是水稻传统种植区域。原阳县特殊的水土条件孕育出品质优良的大米,原阳大米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原产地证明商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是全国大米行业第一家,享有“中国第一米”的美誉;1992年,原阳优质大米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夺得金牌,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收集登录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2年获第五届河南(郑州)国际现
甜菜夜蛾是分布广泛且间歇性暴发的农业重大害虫,幼虫具有假死性、为害隐蔽性和暴食性等特点。初孵幼虫常聚集在叶背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透明小孔;进入3龄后,幼虫开始分散取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为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可对玉米、蔬菜、大豆等多种作物构成严重威胁。近年,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普及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甜菜夜蛾的为害程度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目前,化学防控措施仍然是防治甜菜夜蛾的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甘薯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基于此,本研究详细阐述了甘病毒病的症状识别及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甘病毒病的症状识别 (一)叶片症状 1.褪绿斑点型。甘薯褪绿斑点型病毒病主要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单独侵染,或与甘薯潜隐病毒复合侵染引发,在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会呈现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随着病情发展至
艾,菊科蒿属植物,又名艾草、艾蒿、冰草等,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有特定的浓烈香气。南阳艾被称为“宛艾”,历史悠久,因其品质优、产量高、香气浓郁、治疗效果佳等特点闻名全国。 一、南阳艾草市场发展现状 “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好艾在南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南阳艾出绒率高、挥发油含量高、黄酮类成分高,且种质资源相对集中。目前,南阳市艾草种植面积超2万 hm2 ,先后发展艾草种植
方城县多花黑麦草在麦田传播蔓延快、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加大,当前发生面积仍在快速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成了防除难点,给小麦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做好小麦田主要抗性杂草防控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尤为重要。基于此,相关部门于2024—2025年开展了几种药剂组合田间防除效果对比试验,比较了不同药剂组合对多花黑麦草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
一、症状识别 黄瓜霜霉病叶片初染时,叶片背面先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正面同时出现褪绿黄色斑点,病斑边缘不清晰;若棚内湿度过大,叶片背面会产生灰褐色霉层。该病害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因此黄瓜霜霉病在叶片正面、背面均常表现为多角形病斑。 二、病原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是古巴假霜霉菌,属于真菌界卵菌门霜霉科假霜霉属,该病害为典型的真菌性病害。古巴假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仅能寄生于寄主植物的活体细胞上。 三、
韭菜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随着消费者对韭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韭菜的科学种植方法、高效田间管理模式以及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对保障韭菜产量与品质的作用愈发重要。 一、土壤管理 在韭菜种植前的整地阶段,需先向土壤施加化肥以改良土壤肥力、促进韭菜生长。根据地块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建议施用腐熟猪圈肥、鸡粪等有机肥,搭配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将肥料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确保与土壤充分混合。韭菜进入生长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遗传物质基础。种质是指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物质(种子、组织、细胞、DNA等),是育种的基础材料。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一、种质资源的战略价值 种质资源蕴含着巨大的遗传多样性,是育种创新的基因源泉,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的保障,是农业育种的物质基础。 (一)遗传多样性宝库 种质资源包括野生近缘种、突变体、地方品种
玉米从播种后出苗到拔节这一时期被称为苗期,是玉米生长成为健壮株的关键阶段,对根、茎、叶的生长与发育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和合理布局,可以确保玉米在这一阶段顺利且茁壮地生长。但是,大田生产中玉米苗期出现弱小苗现象比较常见,通常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茎秆细弱,根系不发达,抗逆性差等特点。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近年,在清丰县玉米种植过程中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坐落在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县。全县有耕地约8.6万 hm2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红薯等。高梁与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相比,更节水耐旱、易管理,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是酿酒的上好原料,收益更高。随着白酒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鹿邑县种植的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耐蒸煮,支链淀粉含量高,
中谷2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刁现民研究员团队通过春夏谷杂交(母本选用春谷型品种汾选3,父本选用夏谷品种豫谷31,结合大群体筛选及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历时6年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烯禾啶)谷子新品种,于2022年完成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谷子(2022)110185)]。该品种兼具春谷的优质商品性和夏谷的抗倒、抗病、高产特性,综合性状优良,生态适应性广,在生产应用上表现突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加强数字中国建设,给数字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农业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又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党和国家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数字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结合催生的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样态,已成为推动
一、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并在1985—1996年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正式步入依法建设的轨道。社区教育则是运用本社区内的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旨在促进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地域实
在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论文)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与成果总结等流程,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问题分析、实践操作、成果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在实践训练与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知识水平。作为本科生能力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普遍遭受生产规模小而散、产品标准化与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及时全面等不利因素影响,农副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时有发生,破解“菜贱伤农、丰产减收、低销高买”等困境。帮助农户将“产品变商品”“产量变销量”,实现“产销两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亟须解决的一道难题。漯河市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食品名城优势,通过打造一个消费帮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