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北京朝阳中西结合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昂丹司琼、质量分数 0.9% 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PCIA,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布托啡诺,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6h、 12h. 24h,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2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 CD3+ 、 CD4+ ! CD8+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6h、24h,观察组HR、RR、DBP、SBP、Cor、NE、E、CD8+ 低于对照组, CD3+ 、 CD4+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术后患者PCIA中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用,能保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小应激反应,保护免疫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可于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4年7月接受药物治疗的6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胃部功能(血浆瘦素、胃动素、胃液量)、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营养状态(血红蛋白、白蛋白)。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瘦素、胃动素、胃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瘦素、胃动素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胃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IL-10、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IL-1O、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2组患者FIB、ATPP、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TPP、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胃部功能、营养状态,控制炎症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理想。
【摘要】目的探究银翘风热解毒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风热犯肺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思南县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24年11月收治的120例CAP风热犯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翘风热解毒汤佐治,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RP)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WBC、PCT、CRP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银翘风热解毒汤佐治可有效改善CAP风热犯肺证患者病情,减轻炎症反应,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分析协定方心衰宁治疗轻度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和中医科门诊及病房2023年7月—2024年8月收治的100例轻度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协定方心衰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停药后12周,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均比对照组更高( P< 0.05) ,而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pressure,PAP)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1 (P<0.05) 。停药后12周,治疗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living with heart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对照组更低( P<0.05) ,而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则比对照组更长( P<0.05) 。停药后12周,治疗组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 HeartAss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中I级、I级占比明显比对照组更高,Ⅱ级、N级占比比对照组更低( P<0.05) 。与对照组的 34.0% 相比,治疗组的再住院率 10.0% 更低( P<0.05) 。结论轻度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在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时,联合应用中药协定方心衰宁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再住院率明显降低。
【摘要】目的探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中药封包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0年4月—2024年4月医院诊治的60例 KOA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29/30),高于对照组 80.00% (24/30) P<0.05) ;治疗后,研究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 (8.11±1.73) 分、 (3.45±0.36) 分、 (27.66±3.58) 分,低于对照组的( 12.62±2.37) 分、(3.98±0.49) 分、 (34.25±4.13) 分 (P<0.05) ;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 CRP) 、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 ∝ , TNF-α )水平分别为( 6.74±1.22) 一 mg/L、 (204心 (63.29±8.42) pg/mL、 (59.76±6.51 )pg/mL,低于对照组的( 10.09±1.85 )mg/L、 (74.63±9.57) pg/mL、( 72.18± 7.32)pg/mL P<0.05) 。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中药封包治疗 KOA 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l)检查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7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和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西门子 magnetom avanto1.5T核磁扫描仪,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MRI扫描检查。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患者的MRI表现及相关的直方图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子宫腺肌症MRI平扫显示,子宫不均匀性增大,轮廓光滑,子宫肌层增厚,肌层内见弥漫性分布异常信号影, T1 低信号, T2 混杂信号,边界不清;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上部分稍受限,信号稍增高。子宫肌瘤MRI平扫显示,子宫不均匀增大,外形不规则,局部隆起,子宫左后壁见类圆形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等低信号, T2 低信号;大小约 58mm×58mm ;DWI序列上稍受限,信号稍增高。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相比,子宫肌瘤患者中 T2 加权成像( ?2 -weightedimaging, T2W1 )圆点高信号、 T1 加权成像( T1 -weightedimaging,TWi)圆点高信号、结合带厚度大于 12mm 、内膜基底毛糙、边界模糊的占比均更低( P<0.05) ,而T2WI涡状高信号、瘤周高信号环的占比则更高( P<0.05) 。子宫肌瘤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偏度值、标准差及TWI偏度值、标准差、最大值分别为 (2.71±0.49 0 16.82±3.08 0 1.19±0.33) ( 19.94±3.16 ) (217.93±15.25) ,均高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 1.52±0.41 )( 12.53±2.87 ) (1.03±0.18) 0 14.42±3.23) (2一 (180.29±14.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不同,通过MRI检查能准确诊断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IMT,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后检测血清尿酸、血脂四项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IMT的关系。结果106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组36例,增厚组48例,斑块形成组22例。3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颈动脉IMT增加,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越低,尿酸、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越高(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血清尿酸、hs-CRP、Hcy、Lp(a)水平呈正相关 (P<0.05) ,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 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水平越高,其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分析尿素氮(Urea)、肌酐(Crea)结合尿酸(uricacid,UA)水平检测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普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依据肾损伤程度(24h尿蛋白排泄率)分为轻度肾损伤(57例,24h尿蛋白排泄率不足 30(mg) 、中度肾损伤(30例,24h尿蛋白排泄率 30~300mg) 、重度肾损伤(13例,24h尿蛋白排泄率在300mg以上),并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100例健康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Urea、Crea、UA水平的测定,对比组间及不同程度肾损伤患者的Urea、Crea、UA水平差异,分析Urea、Crea、UA及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健康妊娠者,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Urea、Crea、UA水平更高( P<0.05) ;相较于轻度、中度肾损伤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重度肾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Urea、Crea、UA水平更高( P<0.05) ;Urea、Crea、UA、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 0.908 、0.937、 0.941 、0.994,灵敏度分别为 76.00% 、 83.00% 、90.00% ! 96.00% ,特异度分别为 93.00% 、 93.00% 、 87.00% 、 98.00% 。结论Urea、Crea、UA均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摘要】目的分析氢氯噻嗪结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2022年1月一2023年12月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行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钾、血尿酸、血肌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 (80.53±8.11 )mmHg( 1mmHg=0.133kPa) 、收缩压( 126.48±7.51 )mmHg、心率(63.91±10.07) 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 89.34±9.3 )mmHg、 (142.63±8.16) mmHg、 73.81±12.39 )次/min(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钾、血尿酸和血肌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钾( 4.03±0.26 )mmol/L、血肌酐 (94.67±23.52) μmol/L、血尿酸 348.93± 28.37)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 ?4.02±0.22? mmol/L、 (90.36±11.69) μmol/L、 (342.73±28.03) 三 (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00% ,低于对照组的 26.00% (P<0.05) 。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采取氢氯噻嗪结合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机体血钾、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部开放手术患者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部开放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h心率为( 73.61±9.56 )次/min,术后6h心率为 (75.82±10.15) 次/min,术后12h心率为 (80.13±11.91) 次/min,术后24h心率为 (81.47±10.35) 次/min,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2h平均动脉压 (meanarterial pressure,MAP)为 (94.30±11.45) mmHg(1 mmHg=0.133kPa) ,术后6hMAP为 96.13±11.93) mmHg,术后12hMAP为 93.51± 10.46)mmHg,术后24hMAP为 94.83±10.34, )mmHg,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2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为 2.97±0.54, )分,术后6hVAS评分为( 2.39±0.45) 分,术后12hVAS评分为(2号 (2.14±0.42) 分,术后 24h VAS评分为( 1.92±0.34, )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32.00%)(P<0.05) 。结论腹部开放手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确保患者复苏过程的舒适度。
【摘要】目的评估环泊酚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剂量优化、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麻醉方案。方法选取13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丙泊酚麻醉诱导,试验组行环泊酚麻醉诱导。监测2组患者麻醉诱导所需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Narcrotrend指数(Narcrotrend index,NI)值达到 D0 (药物注射至NI值降至基础值 90% 的时间)水平的时间点、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动次数、术后恢复清醒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停留时长,同时对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re,MA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并观察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心动过缓等安全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镇静麻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生命指标方面,试验组在气管插管时和术后5min的HR、MAP、SBP和DBP均较对照组更为稳定( P<0.05) 。安全性评估方面,对照组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和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P<0.05) 。结论环泊酚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剂量优化为 0.4mg/kg ,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势,为高龄患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血氧饱和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 ( P<0.05) 。观察组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RP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AP的治疗中,采用早期液体复苏策略对于提升疗效、优化患者的生理参数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意义,可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未实施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和试验组(50例,实施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 P<0.05) 。镇痛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镇痛15min、宫口全开、分娩后1h、分娩后3h、分娩后5h,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 P<0.05)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 (94.00%) 较对照组 (78.00% )高,阴道助产率( 10.00%) 、转剖宫产率(6.00%) 较对照组( 30.00% 、 26.00% 低( P<0.05) 。2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 2-24h 出血量较对照组少( P<0.05)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1min和产后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高效实施,可显著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率,且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高。
【摘要】目的比较水囊引产与催产素引产在足月妊娠中的效果,为临床引产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需引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水囊引产组和催产素引产组,各30例,比较2组产妇的引产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水囊引产组的引产时间显著短于催产素引产组( P<0.05) ,但2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水囊引产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催产素引产组( P<0.05) ,但2组产妇器械助产和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水囊引产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催产素引产组 (P<0.05) ,但2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水囊引产组在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催产素引产组( P<0.05) ;2组产妇产程中疼痛管理措施使用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新生儿1min和5min阿普加(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号 (P>0.05) 。结论水囊引产在足月妊娠中具有较高的引产率,与催产素引产相比,在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面相似,临床医生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引产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痛风伴高尿酸血症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收治的88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实验组应用大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痛风相关指标、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 高于对照组 (84.09%)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痛风相关指标、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 (3.46±0.34) )mg/L、红细胞沉降率( 16.28±2.79 mm/h、结晶率(8.08±1.04) %、血清尿酸 (369.92±7.72) 1 I/L、丙氨酸转氨酶( 19.56±3.34) U/L、总胆固醇 (4.36±0.54, )mmol/L、三酰甘油 (1.56±0.34) mmol/L、血肌酐( 123.06±12.48) mmol/L、血尿素氮( 8.17±1.13) μmol/L、24h尿蛋白定量(0.59±0.15) )mg均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31.36±7.74) U/L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大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可有效降痛风相关指标,改善肾功能水平,优化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行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76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除术,观察组行微创旋切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美观度、免疫功能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14.94±2.54. )mL较对照组的( 26.85±3.68, )mL更少,切口长度( 4.64±0.68, )mm、手术时间( 17.35±3.34) min、瘢痕长度( 0.34±0.11 )cm、住院时间( 3.14±0.94 )d较对照组的( 44.54±3.21 )mm、 (28.75±4.45) min、( 1.33± 0.38)cm、 (6.67±1.35) d短( P<0.05) ;观察组乳房美观度(36例, 94.74% 较对照组高(27例, 71.05%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differentiationcluster4receptor,CD4+)、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CD4+/CD8+)水平呈上升趋势,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diffrentiationcluster 8receptor,CD8+)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上升、下降幅度更大( P< 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0例, 0%) 较对照组(8例, 21.05% 低 P<0.05) 。结论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行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相对更优,不仅效率高且耗时短,不会过度干扰机体功能,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效用,且可最大限度避免局部复发,术后乳房具有更高美观度。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colorectalpolyps,CRP)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EM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消化道内镜下高频电切术(endoSCopichigh-frequencyelectrosurgicalexcision,EHFEE)治疗,观察组采取EMR术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息肉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 (21.78±3.42) min、住院时间 (5.30± 2.29)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2.58±0.23) )h均短于对照组( 26.78±3.11 )min、 (9.78±2.53) )d、 (4.01±1.0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24 、7.191、7.031, 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6.67% 、息肉完整切除率 93.33% ,均高于对照组的 76.67% 、 73.33% ( x2=5.192 ! 4.320 , P=0.023 、 0.038)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33% )低于对照组( 20.00% ( χ2=4.043 , P<0.05) 。结论EMR术可提高结肠息肉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具备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万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7月收治的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单一用药方案,观察组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3.33% (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经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aggregation rate ofplateletsinduced byADP,MAR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plateletaggregationrate,MARA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MARADP 31.31±4.34 )%、MARAA(2 (17.23±3.86) ) % ,均低于对照组的 (38.57±5.46) % 、 (24.34±4.75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IS患者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血小板聚集,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摘要】目的探究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9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额颞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法并结合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38例。双侧组行双侧开颅减压术,单侧组行单侧开颅减压术,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 162.37±39.61 )min、住院时间 (23.38±5.82) )d较双侧组的 (212.55±50.08) min、(31.46±8.34) d更短,术中出血量 (202.58±51.23) mL较双侧组的 (327.43±54.23 )mL更少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的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 Health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单侧组颅内压( 11.57±1.16) mmHg(1mmHg =0.1331×102) 、NIHSS评分 (7.22±2.04) 分,较双侧组的( 13.17±1.31 )mmHg、 10.10±2.83) 分更低( P<0.05)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单侧组预后情况中,可正常生活 (81.58%) 较双侧组 (50.00%) )更高,轻度残疾( 10.53%) 、重度残疾 (5.26%) 、植物状态 (2.63%) 较双侧组 (23.68%) (15.79%) ( 10.53%) 更低( P<0.05) 。结论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整体疗效更加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颅内压和神经功能,预后效果更理想,治疗安全可靠,可行性和优势性均较高。
【摘要】目的探析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服用奥氮平、利培酮的收效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服用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Alzheimer'sdiseasebehavioralpathologicalassessmentScale,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的BENAVE-A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精神症状以及恢复认知功能方面,奥氮平的整体效果优于利培酮。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近视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6月靖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析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析组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2种手术方案在临床中的价值差异。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角膜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4周,研析组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celldensity,EC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六角形细胞比例(hexagonal cellratio,6A)较参照组高,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ellvariabilitycoefficient,CV)较参照组低( P<0.05) 。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研析组最佳矫正视力和裸眼远视力均较参照组高( P<0.05) ,视觉质量较参照组高,手术用时较参照短( P<0.05) 。术前,2组患者眼前节参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4周,研析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较参照组高( P<0.05) ,中央角膜厚度与前房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3% ,低于参照组的 19.99% ( P<0.05)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角膜内皮功能,手术用时短,术后视觉健康恢复可观,且兼具较高治疗安全性,疗效值得肯定。
【摘要】自的探讨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I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I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volume,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和LVEDV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常规对症治疗互相配合,有利于强化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提升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效果,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对肾结石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12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用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手术及住院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残石率为 3.33%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43 ! P<0.05)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更低( ?t=7.729 ,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 ,低于对照组的 26.67% ( t=6.405 , P<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5天、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 P<0.05) 。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用改良的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后结石残留的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效果及安全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6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mFOLFO×6 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控制有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 P<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9个月、治疗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 (P<0.05) 。结论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行性较高。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 herniarepair,TAPP)术中不同戳卡位置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对50例行TAPP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采用低位戳卡技术,B组采用高位戳卡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A组患者术后24h、48h和72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显著低于B组( P<0.05) 。A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 P<0.05) 。并发症方面,A组的总发生率为 12.00% ,低于B组的64.00% ? (P<0.05) ;A组血清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B组 (P<0.05) 。A组术中出血量为( 45.2±10.5) mL,少于B组的(52.8±12.3) mL P<0.05) 。结论TAPP手术中采用低位戳卡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及音乐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联合音乐疗法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2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生活质量(COPD assessmenttest,CAT):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状态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CAT评分均比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2周、干预6周、干预12周,观察组6MWD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整体优于对照组( P<0.05) ,并且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COPD患者中,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这一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摘要】目的探析多学科营养支持结合家属赋能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营养支持结合家属赋能模式,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境状态、营养状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5项负性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2项正性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贫血、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学科营养支持结合家属赋能模式应用于MHD尿毒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正性心境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干预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024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规范的营养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身体功能、角色扮演、情绪状态、认知能力和社交互动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疲劳感、疼痛度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4.1% ,低于对照组的 84.2% ( P<0.05)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 97.40% ,高于对照组的 81.60% (P<0.05) 。结论营养干预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应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行为理论下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健康行为理论下护理。观察2组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依从性、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健康行为理论下护理应用于老年稳定期 COPD 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加强患者依从性,提升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干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门诊就诊时间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0例)行前馈控制模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肌力、阴道压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肌纤维肌电值高于对照组,Ⅱ类肌纤维疲劳值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阴道静息压与收缩压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前馈控制模式康复护理可增强剖宫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摘要】目的分析知信行模式3H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2年9月1日一2024年6月1日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 例)实施知信行模式3H护理,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3H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依从性,促使患者达到更好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4年8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分娩产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6月江西省南城县总医院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助产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助产护理。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记录,比较2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产前焦虑、产后抑郁情况,婴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 90.0% 、86.7%和83.3%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 、63.3%和 56.7% ( P<0.05) 。产前,产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reastfeedingself-efficacy Scale,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产前1周,产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on scale,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出生1周后、1个月后以及3个月后,观察组婴儿体质量增加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并提升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性急诊绿色救治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急诊抢救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所接受急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干预,观察组实施规范性急诊绿色救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抢救各环节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质量。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 (4.81±1.67) )min、转诊时间(2号 (6.01±1.58) min、检查时间( 12.52±6.58) min、从入院到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 (32.63±8.68) min短于对照组 (6.56±1.31) min、 (8.31±1.25) min、 (15.33±5.09) )min、 (39.84±10.55) min P<0.05)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 62.00% (31/50)高于对照组的 38.08% (19/50)( P<0.05) 。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10.03±2.29 )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68.45±7.14) 分优于对照组的( 14.98±4.31) 分、 (57.44±6.15) 分( P<0.05) 。结论急诊急救AIS患者采用规范性急诊绿色救治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保障远期预后康复有积极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南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 (6.57±1.74) 分、抑郁评分(6.43±1.24) 分低于对照组 (8.89±1.76) 分、 (8.79±1.28) )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评分 (24.26±3.36) 分、健康知识评分( 60.38±4.35 )分、自我责任评分( 20.49±2.39) 分、自护技能评分 (36.27±3.34) 分高于对照组的( 20.98± 3.43)分、 (54.02±4.39) 分、( 17.08±2.42) 分、 (29.23±3.46) 分 (P<0.05) 。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可持续调整、改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自我管控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RAS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 10.38±3.26) h、首次排气时间( 17.64±4.13) 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9.72±2.45) )h早于对照组的(28.15±4.67) h、 (29.50±5.24) h、 (31.62±5.81 )h,观察组住院时间 (4.29±1.05) d短于对照组的 (6.82±1.2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6h、12h、24h,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舒适度状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GCQ)评分 (87.25±6.84)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68±7.9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2/40),低于对照组的 20.0% 二 (8/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ERAS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罗伊(Roy)适应模式联合延续护理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高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oy适应模式联合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状态焦虑量表(stateanxietyinventory,S-Al)、特质焦虑量表(traitanxietyinventory,T-A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S-AI评分、T-A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8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itemMoriskymedicationadherencescale,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Roy适应模式联合延续护理,可改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儿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水平及患儿家属对支原体肺炎疾病认知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呼气峰流速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等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支原体肺炎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病情症状、肺功能指标水平,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使患儿家属能主动配合医护干预,保障治疗方案落实并获得预期效果。
【摘要】自的探究家属参与式容量管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将2023年3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23年3—9月入院,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23年10月—2024年3月入院,行家属参与式容量管理),各50例,观察2组护理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性 98.00% (49/50)高于对照组 82.00% (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水平分别为 (55.19±5.37) : % 、 (33.29±4.15) mm、(45.27±4.86) mm,与对照组 (50.28±5.84, ) % 、 (37.76±4.64) mm、 (50.10±5.34) )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护理后,研究组身体、情绪及其他领域评分分别为 (20.11±3.36) 分、 (18.54±3.21 )分、 (27.66±3.82) 分,低于对照组 (24.25±3.87) 分、 (23.43±3.68) 分、 32.55±4.36)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属参与式容量管理能强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促进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安市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 lifeinventory-74,GQOLI-74)、老年人健康促进量表(geriatrichealthpromotionscale,GHP)、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够培养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7月—2024年7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应激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研究组生理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5.00%) 低于对照组( 22.50% (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7.50%) 高于对照组 85.00% (P<0.05) 。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加速患者症状的改善,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ultiple lacunar infarction,MLI)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4月漳州市芗城中医院收治的94例MLI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性、女性)、年龄( ≥60 岁、 <60 岁)、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专科及以上)、婚姻状况(离异/丧偶/未婚、已婚)、体质量指数( ≥24kg/m2, : <24kg/m2) 、吸烟饮酒史(有、无)、梗死部位(基底节、胶质区/其他)、糖尿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高血脂病史(有、无)、心脏病史(有、无)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LI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干预策略。结果94例MLI患者中,出现23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 24.47% (23/94)。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史、冠心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年龄、梗死部位、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 岁0 OR=4.781 ! 95% Cl1.756~13.021)、梗死部位为基底节( OR=6.445 ! 95% (2 C1 (20 2.318~17.925) 、有糖尿病史( OR=5.829 ! 95% 012.086-16.289) 、有高血压病史( OR=3.750 、 95% Cl1.394\~10.088)、有高血脂病史( OR=4.090 一 95% Cl 1.482\~11.290)是影响MLI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且 OR>1) 。结论MLI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年龄 ?60 岁、梗死部位为基底节、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高血脂病史有关,应据此实施干预对策,以降低认知障碍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