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强调,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让我们更坚定了科技兴农的方向。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十四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农业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
农强则国强,农兴则国兴。 “十四五”时期,宁夏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2024 年,全区高标准农田规模突破1100万亩,超过耕地面积总量60%,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稳步发展“六特”产业,特色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8%,葡萄酒酒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
今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决策部署,守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底线,大力发展“六特”产业,加大政策供给,全力纾困解难,推动特色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成果丰硕,为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防灾抗旱,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出台《2025年宁夏粮食安全保障暨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及6个配套方案,分作物落实生产面积、分区域优
2020 年,宁夏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国3 个整省域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试点省区之一。5 年来,自治区紧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机遇,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类型特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集约化、减量化、资源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定位,按照“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全面转型”思路,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初步构建起“产业布局合理、资源
特邀专家:王永宏宁夏农林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玉米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宁夏“塞上英才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为宁夏玉米持续丰产增收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王研究
金秋时节,广袤的乡村田野处处铺展着丰收的画卷。一片片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一座座智能化的温棚、一个个忙碌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取代了单一的传统农耕景象。产业振兴的澎湃动能,正深刻改变着宁夏乡村的发展轨迹,将“丰收”的传统内涵,从作物产量的积累拓展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和美的全面“丰”景。 沙地上种出“甜蜜产业” 黄河东岸,沙海之畔。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穹顶(宁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座座银
金秋时节,塞上江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稻田翻涌着金色波浪,水塘里虾肥鱼跃,玉米地里硕果满枝。这幅丰收画卷的背后,藏着土地的蝶变。曾经被视为“生态包袱”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孕育希望的丰收田野。 过去,盐碱地上种庄稼,种子播下后难以发芽,即便幼苗侥幸破土,也常常因土壤中过量的盐碱而枯萎。这样贫瘠的土地,如今却成为宁夏耕地资源中的“潜力股”。宁夏盐碱耕地面积达248.7 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8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 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立意深远,视野宽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伟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理解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强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西夏陵是西夏时期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特殊物证。2025 年7 月11日,历经14 年不懈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
石嘴山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精耕细作、奋勇攻坚,聚力开展“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奋力打好“六个攻坚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增长硬支撑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奋力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化运行调控,聚焦农业发展、工业运行、消费促进等承压环节进行分析研判,强化重点产业、企业、要素等关键环
成效亮点 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扣除异常沙尘天气影响,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例连续9年达83%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全部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创历史最佳,成为全国11个近3年连续获评优秀等次的省份之一。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蹄疾步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工作做法被生态环境部转发推广。《银川市葡萄
近年来,宁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以守护“一河三山”为基准,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统筹保护与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成立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保护大治理工作格局。制定落实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实施方案,广
近年来,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宁夏建设加速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宁夏在系统观念、发展转型、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不懈探索,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全域覆盖综合治理新格局。宁夏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首要驱动力,在于其深刻把握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打破了传统的要素分割与条块管理模式。在推进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宁夏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统筹推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注入强
2024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树牢主线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中发挥带头作用 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民族地区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自治区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以走在前的高标准、作表率的严要求,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大会和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强政治引领、建载体牵引、转作风提效,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在加快建设美丽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各级残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争取中国残联支持,建设黄河流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
近年来,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才聚宁夏1134 行动”,坚决落实“强首府”和人才兴市战略,高标准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实施银川“人才兴市30 条”,健全完善“1+1+N”人才政策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不断优化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环境。工业级3D 打印技术产业化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小牛全自动串焊机等
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中学,有一位被学生亲切唤作“秦妈”的信息技术课教师——秦春娟。21 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一线,面对生态移民子女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以信息技术为笔、陪伴耕耘为墨,书写了乡村教育的温暖篇章。2025 年,秦春娟荣获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信息技术不仅是知识,更是打开孩子认识世界的钥匙” 2004年,大学毕业的秦春娟坐着中巴车来到良田中学。那时,全校仅有几台老式电脑供教师使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宁夏博物馆作为集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宁夏地方历史、革命等文物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对标“五个进一步到位”要求,自治区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党支部始终将推动法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把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服务的新期盼。 思想到位,筑牢法治信仰。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
今年以来,灵武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锚定“进位百强、冲刺千亿”目标,聚焦惠民兴业赋能,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主题,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四送六进”等文化演出110 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00 余场次。开设声乐、舞蹈、非遗等
吴忠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对村(社区)直接巡察 吴忠市委把对村(社区)直接巡察作为市县巡察工作深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制定“一般情况一体巡、重点情况直接巡、特殊情况专项巡”的工作举措,以“巡百村、入百户、解百难”对村(社区)巡察工作品牌为抓手,完成对141 个重点村(社区)的直接巡察。把解决民生实事作为对村巡察工作的落脚点,聚焦“巡一个村至少解决一件民生实事”,针对群众反映的路渠不畅、水电不通、出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