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与西方从知识论视角认识人性,持既成式人性论,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但已成既定不同,儒家从宇宙生成论的哲学视角,以实用理性审视人性,持生成式人性论,认为人性本源于天,是“继善成性”。但是,继之于天的善性只是具有善端的初性,或者说只是具有善的潜质的初禀之性。这种善端初性是可变的,既可发展变大,也可能失去,因此,人要通过礼仪教化和自我修养不断地“习”,使善端初性“日生日成”,最后才能“习与性成
摘 要: 董仲舒基于天人感应的哲学基础,将家庭伦理纳入宇宙论框架进行系统性建构,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父子、夫妇、兄弟等家庭伦理关系与自然法则相联系,形成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家庭伦理思想。董子在父子关系中,运用五行相生理论论证代际权力传递的正当性,使孝道成为连接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的纽带;在夫妇关系中,以“阳尊阴卑”的宇宙秩序确立性别等级,同时以《春秋决狱》的案例展现伦理原则的情境化应用;在兄弟关系中,
摘 要:马克思的“四重异化”理论从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本身、人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本质及其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阻碍,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及内在矛盾,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弗洛姆的“总体异化”理论则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异化视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从心理层面剖析了异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马克思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虽在核心
摘 要: 从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看,“现实的个人”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提出并首次获得系统阐释,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建制的逻辑起点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人学抽象化叙事的清算为前提,把对人的理解从“意识领域”拉回到“生活世界”,将“现实的个人”置于生活中予以分析。青年黑格尔派人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脱离生活,而生活恰恰是马克思科学新人学的基石。马克思不仅通
摘 要: 政治经济学内蕴着权利的话语逻辑,在政治经济学语境中展开权利批判是马克思权利理论的重要特色。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导言》中从主题、视野和方法论等方面对权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了扼要说明。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经济学前提和内涵,揭示了权利关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构成了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内在批判和根本超越。马克思的权利理论实现了问题域的根本转换,权利批判不能停留于法哲学领
摘 要: 罗蒂的反哲学观念主要集中于对身心对立观念、知识基础论、二元对立观念的批判,而这种批判主要是从语汇层面证伪其所批判的哲学观念的逻辑前提。在实用主义美学重新崛起、21世纪中国美学复兴、中外美学交流互鉴的语境中,罗蒂的反哲学观念成为中国美学研究和借鉴的对象。罗蒂的反哲学观念对中国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它使中国美学的理论模式由认识论转向美学的文学叙述,思想资源由哲学知识论转向中国传统美学资源,
摘 要: 面对虚无主义的时代危机,尼采立足于力量性的身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意义生成机制,由此实现了从消极虚无主义到积极虚无主义的转化。作为身体-生命的捍卫者,尼采秉有对肉身的肯定以及身体-生命一体观的思想,其所辩护的身体以力量性为基本特征。通过对西方文明消极虚无主义的诊断,尼采指出,这一病态的文明进程就来自对力量性身体的贬抑。而尼采所主张的实现积极虚无主义的方案,即在于重建包含感受性和自我创造双
摘 要: 在轻罪治理背景下,构建新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能够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慎诉的刑事政策,促进轻罪案件非刑罚化的实现,修复社会关系,与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轻罪治理的制度创新发挥特殊功效。目前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矫治和教育措施针对性不强、检察资源配置紧张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着手从立法上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一方面,
摘 要: 版权错误通知因其在认定和规制上存在着法律适用不清、过错要求不明和平台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给健康有序的网络平台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干扰。由此,法律适用方面,规制具有市场竞争性质的版权错误通知应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而规制非市场竞争性质的版权错误通知应适用侵权责任法;过错要求方面,版权错误通知的投诉人承担停止侵害责任时无需考虑过错,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则是版权错误通知投诉人存在过错,其中,
摘 要: 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为稳边固防,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在武陵土司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改造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其次,主动发展儒学教育,吸纳、笼络知识分子;最后,大力兴建儒家建筑标识,重塑百姓信仰。这一时期,儒家文化借助国家公权力迅速下沉地方,最终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实现了国家对武陵土司地区地方文化的重构,将各民族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 关键词: 儒学教化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20世纪前期,钱穆在“胡适学人圈”的支持下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但教学活动中的学术分歧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冲突。钱穆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是他在个人发展需要、致敬梁启超以及挽救时代学风之弊的合力下做出的学术选择。这一举动在引起学界热议的同时,也让胡适诸人察觉到双方在文化立场和价值观上的分裂趋势,并为钱穆
摘 要: 中国散文诗历经百年的理论批评和学术研究,在文体界说、起源探讨、历史考察和个案剖析等方面已有较多创获和积累。文体界定上,大体形成独立诗体说、诗化散文说和多文体交融说三种主要观点,研究者基本认同诗文互渗是散文诗发生的内因,并经历了自发到自觉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散文诗的起源,学界目前大致存在外来说和古有说两种主要观点,散文诗是中国古已有之还是欧美移植而来的分歧,导致对中国散文诗史和作家作品
摘 要: 身体是性别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朱迪斯·巴特勒等女性主义者将身体与性别视为文化建构的产物,并将身体及其操演作为研究性别问题的重要路径。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和贾平凹的小说《极花》都以女性身体作为书写对象,通过不同视角观看女性身体并赋予其能动性,从而表现女性的性情与智识。两位作家在小说中对女性身份的传统建构以及女性对身份的反叛和重构进行了类似的演绎,展现了中西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传统与
摘 要: 张爱玲的自译实践是其性别意识再现与女性话语再表达的载体。张爱玲自译活动不仅与文学文本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受到读者市场与资本赞助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身处东西方语境中的张爱玲,因其人生经历与双语背景,在自译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专注女性化主题,并依据目标语语境期待,强化女性主体性塑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男性权威的颠覆以及对女性权威的建构,展现了既承续东方传统的闺阁书写,又融合西方女性主义
摘 要: 基于语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被”字句作为一个系统,句内各成分存在一定选择倾向。“被”前NP比“被”后NP有更大的语义容量,“被”字句VP在韵律语法的作用下可以允许单音节光杆动词的进入。“被”后有/无NP的两类“被”字句在表达“使成性”或“责任性”上分别存在强调与淡化倾向,在整体表义上有凸显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比,两类“被”字句可视作同一构式位下的两个构式变体;意念被动句与“被”后有/无
摘 要: “都XP了”是一个异常性特征标记,其语篇功能主要是对异常状态作描述性前景铺垫,或是对异常状态作评价性概括总结。它的构式义是说话人对未然或已然事态具有异常性特征的前景进行描述,或对未然或已然事态具有异常性特征的结论进行评价。说话人使用“都XP了”的会话意图包括,让对方意识到某种现象的不合常规,为说话人自己的后续评述提供理由与依据,以及表达某事态的程度之深。从会话行为功能角度看,说话人
摘 要: 民办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教育生态多元化、增强教育体系活力以及满足公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面对国家民办教育政策、经济环境、教育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出现了生源市场缩减、办学资金紧张、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促进新时代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引导”和“规范”上下功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学界对于儒家人性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的任鹏程博士的《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以下简称《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凡引此书,只注页码)一书,从气化宇宙论与人性论相结合的视角,重新审视秦汉儒家哲学原始文献,对古典儒家人性论作了历史性考察,力图还原秦汉儒家人性论的本来面目——气性论,这是近段时间以来系统研
书生事业,无限江山。收到贾先文教授2024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跨域生态环境风险全过程治理机制研究》一书,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当今之世,世界精神都在忙于现实,而先文教授时不时有大作诞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拆开包装,封面“生态环境”四字映入眼中,犹使我有“妙契文心”、气味相投、觌面倾心、似曾相识之感。我长期研究文化生态,而生态环境是文化生态的核心内容,正如钱钟书所言“东海西海